第76章 ……针锋相对(1 / 2)

风起长空 破浪挂帆 1048 字 24天前

冉闵接到探子的密报,让其再去打探敌军人数和进军路线。同时,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如果说九原城那边都有部落人马西移,那匈奴这次出兵的规模绝不会小,至少在五万人以上。

冉闵开始思索己方的兵力,他蓦然发现,自与匈奴开战以来,能打的好像只有支雄和吴豫率领的两万人马和自己两千亲卫,还有桃豹刚到的两万人应该可以,而西北边关诸州,其中将士多有匈奴人,值此两国交恶之际,他们作何选择,令人堪忧啊!在雁门郡,如果不是支雄残酷捕杀了匈奴籍将领,后果难料!

自己作为一方主帅,在没有通敌证据的情况下,是不能捕杀这些匈奴将士的,他们也是为国戍边的大赵军人,不能枉杀,但确实是个隐忧。

思前想后,他让人传令幽州的逯明将军,和涿州的王隆将军,命令他们筹集三万人马,立即赶向忻州方向,这两支人马以羯族和汉族士兵为主,对大赵的忠诚度更高,而且以前对阵鲜卑曾配合作战,信得过。

他想通过边区将士换防,把忻州,朔州等地守军调到幽州,涿州,去防御鲜卑人。这样军中的匈奴将士不必面对匈奴大军而同族相残,少了临阵叛国的危险。

七天之后,换防完毕,原忻州、朔州的兵马赶赴幽州、涿州协防。而逯明率军据守忻州、王隆的兵马据守朔州,隐患解决,冉闵心中大定。

恰好这天,探子飞马来报,匈奴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忻州,观其阵仗,初步估计有七八万人。

冉闵闻言大吃一惊,他估计匈奴人会在五万左右,防守的重点也在平城和雁门一带,毕竟那里更方便进出长城关内外。

但是现在匈奴人仗着兵马众多,想进攻忻州,显然是看中了忻州以南大片膏腴之地,抢掠更多的财富,而根本没有顾忌到忻州背后的防守更为雄厚。

冉闵迅速作出了兵力调整,让夔安率一万人马奔赴忻州,与逯明共同协防,并且一再嘱咐要抗住强攻,援兵马上到。

另外让桃豹的两万骑兵火速东进,与自己合兵后驰援忻州,并派人到平阳,从附近各州征调人马粮草支援前线,同时传进令平城的吴豫和雁门的支雄,立刻驰援,还有朔州的王隆也接到了支援忻州的命令。

总之,当匈奴大军这头凶猛的战争巨兽刚刚伸个懒腰,蹒跚着准备行动时,一张天罗地网已经张开了,只等着它入局。

两天后,匈奴王亲率大军兵临城下,忻州城墙上的士兵们严阵以待。夔安率领的一万援军及时赶到,与逯明的军队会合,城内士气大增。

匈奴大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城墙下喊杀声震天。冉闵在后方密切关注战局,不断调集兵力增援忻州。桃豹的两万骑兵也在加紧行军,准备与冉闵会师。

战场上烟尘弥漫,喊杀声震天,双方死伤无数。然而,匈奴人的进攻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忻州城依然坚如磐石。城中的百姓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协助守军抵抗外敌。

在紧张的战斗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守城的军民渐渐感到不支,伤亡太大而攻城的匈奴人则凭借着人数优势和坚定的信念,轮番上阵,对守军造成极大的压力。

眼看忻州城将破,城墙上突然欢声雷动,士气大涨。原来,守军看到远处烟尘滚滚,大队援兵打着后赵的军旗急驰而来,原来是冉闵和桃豹率军驰援来了。

匈奴王对此都早有预料,已经布置好人马在半路拦截援兵,冉闵和桃豹率领的援军与匈奴王布下的伏兵展开了一场激战。双方短兵相接,杀得难解难分。

匈奴王站在高处,注视着战场上的局势。他心中暗自盘算,决定亲自出马,带领精锐部队冲击冉闵的防线。

此时,冉闵身先士卒,挥舞着双戟与敌人厮杀。他的勇猛表现激励着周围的士兵,使他们更加勇往直前。

桃豹见状,下令骑兵从侧翼包抄匈奴军。一时间,战场上尘土飞扬,刀光剑影交错。

匈奴王察觉到了桃豹的意图,迅速调整战术。他派出一支分队去阻挡桃豹的骑兵,自己则继续集中力量攻击冉闵。

双方杀得难分难解,僵持难下,但匈奴人人数占优,渐渐占了上风,但援兵的到来及时缓解了攻城压力,给忻州城墙上的守军注入了信心。

冉闵见敌军凶悍顽强,心中焦虑,奋力拼杀,但是个人的勇猛于大局并没有多大帮助,两万骑兵已被匈奴人分割包围。正危急之时,吴豫和支雄各率一支轻骑赶到,及时杀退了匈奴大军,挽救了整个战场局面。

吴豫和支雄看到长城上的狼烟立即加速驰援,他们离忻州稍近,又事先得到冉闵指示,早就往这边在赶,总算及时赶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匈奴王见对方有源源不断的援兵,知道今天破城无望了,下令鸣金收兵。但他为了此次南侵,畴谋日久,准备充分,没有捞到好处,岂肯轻易罢兵?只是退兵二十里,安营扎寨,派兵警戒,准备来日再战。

此番激战,匈奴人死伤几千人,但是并未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