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昌平最大的贪官?(1 / 2)

“听到了嘛,昌平没粮食了,官府拿钱向各地粮商购买五百万担粮食。”

“什么五百万担粮食?昌平的粮食什么价?”

众多外地粮商纷纷打探消息的真实性。然后得到他们在昌平本地线人的消息。

“昌平的粮食已经被韩越商炒到了三十贯一担,昌平道录司亲自发的通告。”

“这还是有粥场的情况下,没有粥场,最低都得五十贯一担粮食。”

“心狠一点卖到一百贯一担粮食未必不可能。”

五百万担粮食的市场,这可相当于半个郡。众人都怀疑昌平能不能吃下这么大的市场。

但是转念一想,道录司都敢放出豪言了,市场肯定空前的大呀。

虽然不能真的弄五百万担粮食过去,但是一百万担粮食却是小意思。

于是各地粮商的心思都逐渐活络起来,开始催促本部向昌平运粮。

数以万担的粮食在商人的运作下开始流向昌平。

为了分食这块大蛋糕,韩商和越商通过大宝船开始向昌平运粮。

大宝船可比粮车运粮快多了,一次就是五千担,十月运河还没结冰。大量的商船开始在大运河上游走。

码头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每日运粮超过二十万担。

相比于粮商的热火朝天,灾民的日子可是越发不好过。

粥场施粥的减少在灾民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原本就吃不饱的众人,现在只能系紧裤腰带过日子。

可是时间一长,灾民饿到顶不住,便集体游行抗议。抗议粮食价格太高,抗议粥场每日只发一餐粮。

灾民一闹,粮商则冷眼看着。

闹吧,越乱越好,灾民越乱,商人能够赚的利益就更多。

灾民一闹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粥场,喧哗声和愤怒能把粥场拆了,一份份公文开始往道录司送,他们都请求林安拿主意。

林安则不管他们,直接了当的说:“我反正就给你这么多粮食,你们怎么派粮我不管,反正就不能超量。”

粥场一看,道录司摆烂了,自己拿主意吧。

最后王浩建议粥场还是一天两次施粥,中午一顿清汤寡水,晚上则丰盛一些。然后第二天互换,中午丰盛,晚上清汤寡水。

不得不说王浩的计策很到位,灾民们抗议,但是粥场说:“我们可施粥了一天两顿,一点不少。”

灾民们见粥场这样,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只能将饿的纤瘦的裤腰带系的更瘦一些。

而韩商和越商则开始哄抬粮食价格,粮价一路走高

,很快涨到五十贯一担。

韩商和越商开始鼓励灾民卖儿卖女签卖身契。被衙役抓到后还大放厥词说道:

“我不卖给他们粮食,他们就活不下去,灾民又没有银子,签卖身契怎么了?”

对于这样嘴硬的贾商,官府根本不容他解释狡辩,贩卖儿女的灾民关小黑屋饿三天,而粮商直接押大狱。粮车当场分了,一粒粮都不用付钱。

而且想要赎人要花大价钱,不然根本不放人,大狱那鬼地方跟地狱似的,娇生惯养的贾商根本熬不住,没三四天就开始写信,让家里拿钱走动关系赎人。

这样搞了两三次后粮商们怕了,谁也不敢打贩卖人口的主意,就算有灾民主动说卖儿卖女,他们也三缄其口,回避这样的事情。

而林安则在道录司静观事态发展。劫有余之才以惠贫者,一直是林安的理念。

现在收紧粮食让灾民们大放血实际上只是给粮商的一点甜头,林安知道以朝廷拨的那一百五十担银子只能够十万灾民吃一个月。

振灾粮吃完了呢,灾民们吃什么?那时候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凭粮商宰割了。

必须得利用粮商,但是不能把主动权递交到他们手中。得想办法用主意。

而实际上,林安在开始赈灾的时候,脑子里已经

有了主意。

当然林安也不好过,本来应该维持治安的虎贲禁军,因为林安斩了几个违法乱计之徒开始疏远。

对于虎贲禁军的行为,林安是包容的。但是校尉多吉却对林安怀恨在心。

原来这位校尉年纪不大,却凭借手中的权利开始在各地寻觅美女,自称情场浪子。

那天灾民初到昌平,多吉校尉远远的就看见了貌美如花的谭筱。

他身为校尉权柄极大,寻常农家女子他已经看不眼里,像谭筱这种一看就是大家闺秀的姑娘才是他的菜。

参将见校尉大人对谭筱那么有兴趣,便问:“将军,那女人白白嫩嫩又软又酥,要不要属下给你绑来?”

“去去去。”多吉训斥道:“净出馊主意,不怕给本校尉惹麻烦?”

参将无辜的说道:“那怎么办,属下只会抢。不会别的。”

多吉白了他一眼说道:“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