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雾散晴来山色新,
危峰竞秀各争春。
石笋翠微皆奇境,
不觉行游至雨频。
话说徐霞客在回云庵中经过一夜的暴雨滂沱,天明之后,雨势渐停,雾霭初散,山间的景致亦重现眼前。午后,天气稍稍晴朗,天空隐隐透出几缕阳光,山间的空气中夹杂着清新的泥土与草木的芬芳。
且说这回云庵中有一位名唤慈明的和尚,平日里最爱与来往游客攀谈。这日见徐侠士独坐庵中,神情恍惚,似有所思,便主动上前与之闲聊。慈明和尚观徐霞客举止不凡,谈吐不俗,心中暗自称奇,遂与之攀谈起来。
只见徐霞客听闻山中胜景,双目炯炯有神,神情激动,不时追问细节。慈明和尚见状,心中大喜,暗道:&34;此人果真对山川风光极感兴趣,倒是个知音。&34;
想到此处,慈明和尚便笑着对徐霞客说道:&34;徐侠士,若说到山中胜景,咱们寺西南一带的峰峦岩洞,那可真是奇险秀丽,堪与石笋狂相媲美呢!若徐侠士有兴致,不妨前往一游,定然会有所获。&34;
说着,慈明和尚又眉飞色舞地介绍起那&34;秃颅朝天&34;、&34;达摩面壁&34;等奇景来。只见他神情间颇为自豪,显然对这片奇景极为赞赏。徐霞客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称是。
慈明和尚见徐霞客如此感兴趣,便又添油加醋地说道:&34;徐侠士有所不知,那“秃颅朝天”乃是一块形状奇特的巨石,远远望去,活像是一个和尚光秃秃的脑袋朝天仰望,煞是有趣。至于”达摩面壁”,则是一面陡峭的峭壁,上头隐约可见达摩祖师的面容,据说是天然形成,实在是上天的杰作!&34;
徐霞客听罢,心中暗喜。他想起昨日因浓雾大雨而未能尽兴探访石笋狂,心中颇感遗憾。如今天已稍晴,若能前往寺西南之地一探究竟,岂不正好弥补昨日的缺憾?
思及此处,徐霞客不禁对慈明和尚拱手道:&34;多谢大师指点。霞客不才,正欲一览山中胜景,不知大师可否为在下指点一二?&34;
慈明和尚闻言大喜,连忙说道:&34;徐侠士客气了。老衲虽年迈体弱,不能亲自陪同,但可为徐侠士详细指点路径。不过寺内有一位名士,可与施主同路,巧的是,他也姓徐。&34;说罢,从寺内走出一位人物。徐霞客定睛一看,便是自己族叔,乃是浔阳叔翁。叔侄相见分外兴奋,两人寒暄一下
浔阳叔翁自从光明顶下来。分手后,与徐霞客走到是不同一条路,他先来这寺。
慈明和尚又道:“二位施主,欲探游&34;秃颅朝天&34;、&34;达摩面壁&34;,可寺西南有一条小径,可直达。此小径,外界人并不知”
徐霞客听完,已是跃跃欲试。他转身对一旁的浔阳叔翁道:&34;叔翁,咱们这便动身如何?&34;浔阳叔翁见徐霞客如此心切,便欣然应允。
于是二人辞别慈明和尚,收拾行转,顺着山路向寺西南方向行去。
徐霞客与浔阳叔翁二人辞别慈明和尚,二人出了回云庵,沿着山路向寺西南行去。山间小径蜿蜒曲折,时而陡峭,时而平缓。
行不多时,忽闻水声淙淙,原来是一条山间小溪横亘在二人去路之上。只见溪水湍急,溪中大小石头错落有致,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徐霞客见状,不禁想起幼时在江南水乡嬉戏的情景,心中一阵欢喜,便对浔阳叔翁说道:&34;叔翁请看,这溪水清澈见底,石上青苔点点,倒也有几分趣味。咱们且过去看看。&34;
浔阳叔翁闻言,笑道:&34;弘祖所言极是。只是这溪水湍急,石头怕是甚是滑溜,咱们还需小心为上。&34;
徐霞客听罢,点头称是。于是二人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溪中的石头。果不其然,脚下的石头被水流冲刷得滑溜异常,稍不留神便有跌落之险。
只见徐霞客脚步轻盈,宛如飞燕点水,三两下便过了小溪。浔阳叔翁虽年岁已高,却也是个老江湖,脚下功夫了得,紧随其后,稳稳当当地踏过溪水。
二人过得溪去,不禁相视一笑。徐霞客赞道:&34;叔翁身手矫健,当真是老当益壮啊!&34;浔阳叔翁闻言,捋须而笑,道:&34;弘祖过奖了。老夫不过是常年山中行走,略有些经验罢了。&34;
说话间,二人已然进入一片幽深的山谷之中。虽说山间的浓雾已散,然空气中仍有湿润的气息,四周树木葱郁,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偶有几缕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落,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煞是好看。
徐霞客见此情景,不禁驻足观望,只觉得此处景致与方才所见大不相同,心中暗喜,想必离那慈明和尚所说的奇景已然不远。
正当二人沉醉于眼前美景之时,忽听得远处传来&34;哗啦啦&34;的水声,声势甚大,似是有瀑布飞泻。徐霞客闻声大喜,对浔阳叔翁说道:&34;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