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迷雾漫山路不明,
孤峰隐隐乱云平。
徒步三里失丹径,
偶入禅寺听雨声。
话说那徐霞客游罢青龙潭,只觉心旷神怡,好不惬意。然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夕阳如血,缓缓西沉,山谷之间,暮色渐浓,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徐霞客见此情景,心想:“如此美景,实难割舍,但若再流连下去,恐误了时辰。”于是,他决定踏上归途,返回松谷寺歇息一宿。
徐霞客沿着来时之路,徐徐而行。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青龙潭的美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不多时,他便回到了松谷寺。寺中那位老僧见徐霞客归来,满脸笑容,迎上前道:“施主游兴可尽?”徐霞客拱手作揖,答道:“此处山水之美,实乃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若非天色已晚,只怕还要再多游览一番。”老僧闻听此言,微微一笑,道:“施主既已归来,且在寺中歇息一宿,明日再行不迟。”徐霞客谢过老僧,便在寺中一间茅庐内安歇下来。
这茅庐虽然简陋,却也干净整洁,别有一番风味。徐霞客躺在榻上,心中甚是欢喜。
待得安顿下来,徐霞客便唤来一位小沙弥,问道:&34;敢问小师傅,此处可是已至平地?&34;那小沙弥摇头道:&34;施主有所不知,此处虽看似平坦,却远未到平地。&34;
徐霞客闻言,不禁有些诧异。正巧寺中一位年长僧人路过,听闻二人对话,便笑着解释道:&34;这位施主有所不知。我等虽在此地安居,却也常有游客问及此事。实不相瞒,此处距离太平县尚有二重山岭,约莫二十里山路。若是要到太平县,还需再行三十五里,方能抵达。&34;
徐霞客听罢,若有所思。他心中暗道:&34;原来此行还有如此遥远艰险的路程。可转念一想,却又觉得心中无惧无忧,反而生出几分期待之意。
那僧人见徐霞客神色,便又道:&34;施主可是担心路途艰险?&34;徐霞客闻言,哈哈大笑,道:&34;非也非也。贫道徐霞客,平生最喜游山玩水,越是艰险之地,越觉得有意思。此番闻得前路艰险,反倒令我心生期待呢!&34;
僧人听罢,也不禁莞尔,赞道:&34;施主果真豪气!难怪能独自一人游历至此。&34;二人又闲话几句,那僧人这才告辞离去。
夜幕低垂,山谷间一片静谧。唯有松涛阵阵,溪水潺潺,不时传入耳中。徐霞客躺在茅庐的草铺上,只觉得身心俱疲,却又无比畅快。
他闭上双眼,脑海中不住地回想着今日所见的种种奇景。那巍峨的群山,清冽的溪流,雄伟的青龙潭,还有那傲雪盛开的寒梅,无一不令他心生感慨。徐霞客暗自思忖:&34;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真令人叹为观止。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与敬畏,这不正是我徐霞客乐于跋涉于山水之间的缘由么?&34;
想到此处,徐霞客不由得会心一笑。他又想起方才僧人所言的艰险路程,心中暗道:&34;明日又是一番艰险旅程。不过,越是艰险,想必沿途风光越是绝妙。
徐霞客正自思忖间,不知不觉便沉沉睡去。一夜无话。
清晨天明,徐霞客早早起身,用过斋饭,便要告辞启程。老僧见状,便道:&34;施主此去路途艰险,还望小心在意。&34;徐霞客拱手谢过,背起行囊,大步流星地向山中走去。
徐霞客启程上山,只见山中薄雾缭绕。此番他来到此山,原想一览名胜,岂料天公不作美,竟遇上这般奇特景象。
徐霞客初时还不以为意,只道是寻常山间薄雾,谁知这雾气竟愈发浓厚起来。转眼间,浓雾已将整座山野吞没,远近高低,俱成一片混沌。山川树木若隐若现,恍如梦中景象。徐霞客行走其间,竟似置身云海,浮游天地之间。
再行至狮子林时,徐霞客忽觉风势陡然加剧。但见狂风卷动浓雾,翻江倒海一般四散翻涌,霎时间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迷蒙的白雾。徐霞客心下暗忖:&34;此等奇景,实乃平生仅见。虽有几分危险,却也令人心生向往。&34;
徐霞客虽心中略有隐忧,却仍是抱定决心,要往那炼丹台一探究竟。你道这炼丹台是何处?原来是此山中最为险要的胜地。相传古时有仙人曾于此地炼丹,故而得此名号。自古以来,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方外之士不计其数,只因地势险峻,能够亲眼目睹其真容者却是寥寥无几。
徐霞客心想:&34;此番机缘难得,若能一睹炼丹台真容,岂不快哉!&34;这般想着,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沿着西南方向奋力前行。
山路蜿蜒难行,又加上浓雾弥漫,更显得危机四伏。远处山峰时隐时现,近处树木若有若无,更添几分神秘莫测的色彩。
徐霞客一心向着炼丹台进发,谁知天公不作美,那浓雾竟愈加浓密起来。才行得三里路程,前方已是一片白茫茫,看不清半点去路。这徐霞客平日里最是擅长山林间探险,可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