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启的功绩有(1 / 1)

启是夏朝的第二任君主,其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夏朝: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夺取了领袖的职位,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建立了夏朝,正式确立了世袭制,使“家天下”的传承制度得以确立。这一制度的变革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世袭制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中延续了数千年,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2 促进生产力发展:启秉承禹“以铜为兵”的意图,奉命承办铜矿开采,兴办冶炼铸造手工业,制造铜质兵器。还以铜代石,打制劳动工具,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改进,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夏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家的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

3 巩固统治:启夺得领袖职位后,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即“钧台之享”,通报联合体内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争取支持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这一举措加强了夏朝对各部落的控制和管理,巩固了夏朝的统治地位。

4 征服有扈氏:启在位期间,发生了启伐有扈氏发布了战斗动员令《尚书·甘誓》,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使启的统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也使夏朝的威望得到了提高,对于夏朝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启在建立夏朝过程中面临了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 内部权力争夺的挑战:

- 与伯益的权力纷争:按照传统的禅让制,大禹死后伯益是被推举的继承人。伯益本身有一定的威望和势力,且曾协助大禹治水等,有自己的功绩和支持者。启想要继承大禹的位置,就必须与伯益进行权力争夺。有记载说“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也有说法是“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共益而立启”等,可见这场权力斗争非常激烈,启经过了诸多波折才战胜伯益,夺得领袖的权位。

- 家族内部矛盾:启成为领袖后,其家族内部也出现了争斗。启的儿子武观对权力分配不满,在启的晚年时期发动了“武观之乱”。这不仅对启的统治造成了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夏朝的稳定和发展。

2 外部部落的挑战:

- 有扈氏的反抗:有扈氏是一个强大的部落,他们对启打破禅让制、建立夏朝的做法不服,认为这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位行为,于是起兵反抗。有扈氏的实力不容小觑,启与有扈氏的战争——甘之战进行得十分激烈。启在战前作《甘誓》来进行动员,最终才打败了有扈氏,巩固了自己的帝位。

- 其他部落的质疑:除了有扈氏,其他一些部落对于启建立夏朝、推行世袭制的做法也存在质疑和不满。在原始社会时期,禅让制是被广泛认可的制度,启的做法打破了这种传统,必然会引起一些部落的反对和抵制。启需要不断地应对这些外部的质疑和挑战,以确立夏朝的统治地位。

3 统治基础薄弱的挑战:

- 制度建设不完善:夏朝建立之前,部落联盟的管理方式相对简单,制度也不够完善。启建立夏朝后,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以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转。但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却面临着缺乏经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

- 经济发展不稳定:当时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夏朝建立后,需要对各个部落的经济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经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稳定的局面。例如,如何分配土地、如何组织生产、如何征收赋税等问题,都是其需要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