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凯旋而归(1 / 2)

临高启明 吹牛者 1536 字 15天前

谭双喜终于踏上他日思夜想的土地时,并不是激动欣喜或者别的什么激动心情,而是在太阳下被炙烤了一个小时的烦躁不安。

博铺虽然不是什么良港,但是作为临高的外港和直通百仞、县城的便利水路,使得这个聊胜于无的河口港较之后世有了极大的扩展。

按照马千瞩的看法,博铺现在的规模和元老院在其上投入已经属于“很不经济”了。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航运要求,专门建造了两条疏浚船对锚地进行疏浚,修建了按照17世纪标准规模宏大的人工防波堤,至于在港区不断扩建的设施更是耗资巨大

从地理学角度看,只限于临高县本地来说,位于县域西北的后水湾才是更为合适的港口,但是发展的惯性和县西北本身存在的缺水问题使得博铺至今依旧是临高本地最繁忙的商业港。

如此以来,博铺的拥挤程度也就可见一斑了。

运送一营回来的船队享有“优先权”,早早的就排定了泊位,但是因为卸载场地太小,随军行李太多,还是引起了混乱,引起了严重的交通堵塞。

军士们在人群中来回叫喊着整理部队,好不容易全营在码头列队点名完毕,这才在码头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临时中转营区”。

临时中转营区就是原来的“检疫营地”,因为临高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大陆向海南的移民检疫已经统一改在海口统一进行。这个庞大的营地只保留了一小部分作为“船员和商人检疫”。余下的部分就了军事中转营地,作为从博铺出发和返回的军队人员和物质的临时屯驻地。

尽管军队对这个地方并不满意,钱水廷也觉得博铺寸土寸金的地方被军队占去了这么一大一片地方颇有微词,但是附近也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地点了。

中转营地里,士兵们进行了简单的洗漱,不管你在船上有没有洗脸,全都重新洗。士兵们登船前的小休整时候已经理发洗澡剃过胡子,但是几天漂泊下来,胡子又长了回来,特别是个别络腮胡子的士兵,全给被联勤的军官揪出来剃胡子。

谭双喜一边洗脸,一边咒骂着白白晒了半天太阳。不过敞开使用的淡水,还有热气腾腾的茶水还是让他的精神恢复过来了。

“注意!全体换常服!”

随着营部传令兵送来命令,士兵们赶紧脱下背包,从里面拿出常服。

常服还是他们从海南出发时候发得那一套。这套常服除了出征的时候穿了一回,在潮州举行阅兵和其他军事仪式的时候穿过几回,基本就没有动过,一直随着大行李存放在联勤在潮汕地区的屯驻营地里。所以保存的还不错,不像战斗服也就是老的元年式,已经换了不知道第几套了。

整理过仪容,换上常服,原本多少有些落拓的士兵们一个个又显得威武精干。总参要得就是这个效果。

“展开军旗!”随着命令下达,营连的军旗全部从保护套内取出,展开。红色的铁拳军旗,蓝色的启明星旗在微风中猎猎飘舞。

“全营成两列行军纵队,依序开进!”

随着鼓手和笛手演奏出轻快的行进曲,第1步兵营列队走出中转营区,离开博铺港,沿着公路向百仞方向走去。

伴随着军鼓声,士兵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在公路上行进着。天气很好,文澜河波光粼粼,河面上不时有一列大发艇牵引的拖船开过,水手看到队伍鸣响了汽笛,有些活跃的士兵也摘下军帽向着大发艇挥舞,往往会带来更为悠长的汽笛。田地里劳作的农民,直起腰杆摘下头上的草帽扇着风,注视着长长的队列,有些胆子大的向队伍喊:“你们是从北边回来的吗?”。队伍中立刻有人答道:“是啊,我们打到了桂林。”

谭双喜和身边的战友们对眼前的景象即熟悉又陌生,他喜欢当兵的生活,紧张而又充实,刺激又有成就感,但是这一次,他却感受到了平静生活的美好,曾经让他厌恶的田间劳作,作为一个旁观者看起来是那么的充满温情。

前面不知道那个连起了个头,唱起离开军歌,歌声从队伍的前方蔓延过来。

谭双喜和他周围的士兵也唱了起来,回家的喜悦和对这里的热爱化作了欢快的歌声和神采飞扬的眼神。

队伍距离东门市愈来愈近,一座高大的彩门从道路远端浮现出来。粗壮的木制柱子,顶起了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有三个鲜艳的大字,凯旋门。

凯旋门下簇拥着欢迎的人群,随着他们的到来,无数的鞭炮在两侧响起,随后大喇叭里响起了欢快的《当士兵们迈步回到家》。夹道欢迎的人们挥舞着旗帜和鲜花。彩色的纸屑和飘带从道路两侧的屋顶飘洒下来,尤如一场欢乐的大雪。

“敬礼!”随着一声命令,军官们举手敬礼,军士和士兵齐刷刷的侧过头去行注目礼。

警察以及临时借调来的国民军士兵在道路两侧维持秩序,随着命令一起还礼,群众队伍中的几个小孩随着领头孩子喊的:“向……长官……敬礼!”一起歪歪扭扭姿态各异的行着军礼,收到了士兵们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