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喊着利益至上,总将自己是生意人挂在嘴上的两人,第二日晨起就再没想过人参会带来的好处,也没再去想太后的病症。
该做的能做的他们都已经做完,接下来就看太后的恢复程度,还有皇帝……是怎么记下的。
再有两日就是大年三十,若是顾瑶没有身孕,他们这个新年是要回安阳府的。
但再有三个月就要临盆,路上来回太过颠簸,陆景之不想她太过辛苦,陆瀚宇和马氏也不敢让她冒险。
马氏当年就是生陆星萱的时候伤了身子,所以对女子临盆总是格外在意。
自从知道顾瑶有了身孕,马氏就经常来信或是让人送特产补品到京城。
要不是安阳府那边的家里和生意都离不开人,她都想来京城将顾瑶照顾至顺利生产再回去。
“我娘就这样,嫂嫂,你别嫌她啰嗦。”
再有一日就是大年三十,驿站都早已经停歇,大家都在等过年,马氏年前的最后一封信还是通过亲友送到了顾瑶手上。
陆星然怕嫂嫂对自家娘亲的啰嗦会不耐烦,忙解释了一句。
顾瑶笑着将信展开,仔细看完,这才将信纸又仔细装了回去。
“为什么要嫌你娘啰嗦,有人关心这是很幸福的事才对。”
齐氏早逝,陆景之的爹娘也早早过世,顾宏博这种长辈有还不如没有,所以顾瑶还是很珍惜马氏的关心的。
跟着马氏的信一起过来的还有陆婉华的信,她们对她都格外在意。
不提她嫁入陆家后同她们处出来的交情,她肚子里的小家伙也许就是陆家的新一辈中的第一个男丁。
对于传宗接代有执念的她们又怎么会不在意。
陆星然和陆星萱听她这样说,都忍不住嘿嘿笑。
离开安阳府已经大半年,她们都开始想爹娘了。
“嫂嫂,我娘的身子不是调理好了吗?怎么一直没有好消息?”
陆星萱从入秋起,就一直盼着安阳府那边送来的好消息。
但再有一日就要过年,她期盼中的好消息依旧没有看到,这让她心中不免有些难过。
虽然马氏从没怨过她怪过她,可陆星萱心中一直充满了自责。
要不是她,她娘就不会伤了身子,就不会生不出儿子,担心了十几年最后只能靠过继。
陆星萱想到这些,俏丽的小脸就露出几分难过。
顾瑶将马氏的信往她手上塞了塞:“年纪不大,想的还挺多,也许是你们的弟弟同你们一家人的缘分还没到,急什么。”
马氏的身子既然已经调养好,年纪又不算大,等她放松下来不再时时记挂,也许新生命就出现了。
“你啊,别胡思乱想,你若是因此自责,就对不起你娘对你的好,明白吗?”
马氏性子纯善,从没将再生不出孩子的原因推到小女儿身上。
她这些年对她们照顾得格外仔细,给了她们最纯粹的母爱。
母女一场,这是世上最珍贵的缘分。
陆星萱被顾瑶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就是有些着急。
“嫂嫂,你,你别让我娘知道,我怕她知道了会难过。”
“放心吧,嫂嫂知道怎么做。”
这种事顾瑶当然不会说,等马氏有了身孕,不论到时是男是女,他们一家人心中都不会再有遗憾。
顾瑶手中攥着缝衣针,经过几个月断断续续的找感觉,虽然刺绣的阵法还很生疏,但缝衣袍尤其是贴身的里衣对她来说已经不算难事。
她手中的中衣已经只剩最后一只袖子就要缝好,这是她送给陆景之的新年礼物,想他在大年初一一早换上的,所以缝得格外用心。
她们围坐在火盆边,一边做女红一边闲话,陆景之则是被吴奎山喊去了吴家。
宫中有消息传出来,太后沉睡了一天一夜后,又用了几次汤药,现在已经能靠着软枕坐上片刻。
据两位太医的推断,等这根人参用完,太后不止能下地走动,等到了二三月份天气回暖,身子不说彻底好转也能将从前中毒的耗损补回大半。
皇帝这几日放下了造人大业,每日都守在慈安宫。
看着太后一日比一日好转,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说。
他就算身为帝王,可在太后面前也只是一个寻常的对母亲有所依恋的普通人。
太后在,他就是还有母亲的幸福人。
皇帝心情大好间,自然就想到了敬献人参的二人。
吴奎山本就是正五品的官职,大年初一要带卢氏入宫参加大年会。
能入宫参加大年会,这对京官而言都是莫大的殊荣,虽然……很熬人,不能歇不能坐,几个时辰都在立在寒风中,依旧让不少官职不到五品的官员渴望。
吴奎山看着自家学生,想到他对小妻子的宝贝,忍不住轻咳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