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耕为本的社会里,亩产三十石简直就像是天马行空般的幻想。
朱怀应声道:“既然如此,那此事暂且搁置吧。”
老者背着手,在暖棚内细细巡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口中喃喃:“确实不错,呵呵。”
“走吧,我带了一份奏疏,我们爷俩一起琢磨琢磨。”
朱怀一愣,立刻回应:“好的!”
不多时,两人便回到了书房。
朱怀生起火盆,两人围炉取暖片刻。
朱元璋从怀里抽出那份奏疏,递给朱怀:“瞧瞧这个,刚出炉的。”
朱怀接过,仔细研读起来,阅毕,他愕然伫立。
“燕王请求借兵?”
老者含笑颌首:“没错,你知道燕王是谁吗?”
朱怀点头:“洪武皇帝的第四子,名讳朱棣。”
朱元璋接着说:“他借的是大宁都司的朵颜三卫。”
“什么?”
朱怀震惊不已。
“朵颜三卫,燕王借他们干什么?”
朱怀满脸疑惑。
朱元璋微微眯眼,摇头道:“我也不清楚,所以让你帮我分析一下。”
“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的是,北元残部在固原、宣府附近活动频繁,燕王称因顾忌北平兵力不宜抽调过多,恐遭敌人调虎离山之计,故上书请求皇帝派出朵颜三卫助他一臂之力。”
“你琢磨琢磨,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朱怀心中暗惊。
这还要琢磨吗?
显然,燕王是想拉拢朵颜三卫,先建立交情嘛。
只是这种想法,朱怀自然不敢直言,这是当今洪武皇帝的一大忌讳。
他无奈摇头:“我看不明白,老爷子您看出来了吗?”
朱元璋同样摇头:“我相信朱棣,他应该确实出于对北平安全的考虑,担心北元残部调虎离山进而攻击北平城,因此才提出由朵颜三卫出兵援助。”
朱怀声音略显颤抖:“那,那皇帝是否同意将朵颜三卫调给燕王了?”
朱元璋再次摇头:“并没有!这支精锐部队原本是留给宁王朱权的,倘若此刻被朱棣抢了先机,日后朱权前往大宁都司,如何驾驭得了这群勇猛的将士?”
朱怀抚胸暗松一口气。
还好!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首要之举便是通过示弱博取朱权的同情,成功掌握朵颜三卫后,朱棣才真正如鱼得水!
如果仅凭北平城原有的兵力,恐怕难以跨过黄河!
幸亏,这支精兵目前还未被朱棣拉拢过去,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老者注视着朱怀,徐徐开口:“趁现在有空,我这老头子,陪你剖析一下皇帝麾下的各位藩王如何?”
朱怀连连点头:“太好了,老爷子您请讲!”
“朱棣胸怀壮志,战场上骁勇善战,个性豪放豁达,擅长编织人脉,对部下亦极为关怀,在朕众多皇子之中,除去太子,无人能出其右。”
“北平在他掌管不足十年间,如今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力量,皆已位居全国前列。”
“朱棣展现出了霸主般的气质。”
朱元璋归纳至此,便不再赘言。
他指向北平西北方向:“此处乃是大宁都司,位于喜峰口之下,是我大明抵御北方蒙古势力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诸如朵颜三卫等精锐骑兵部队,大多驻扎于此。”
“此地与北平相距甚近,乃军事要冲,其战略意义甚至超过北平。”
“即将赴任的便是皇十七子,宁王朱权!”
“至于朱权嘛,这么说吧,你可以把他视作年轻版的你。”
朱怀摸着脑袋,疑惑不解:“这话怎讲?”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他的性情品德与你相近,若有机会相见,想必会相当投机。”
朱怀听罢,点头称是。
朱元璋随后指向地图上的关中地区:“这里是老二朱椟的领地。”
朱桃封地在西安,扼守关中咽喉,目前看来,这是拱卫京师应天府的第二道防线。
“朱椟性情残暴,常干些违法乱纪的事,今年年初,即二十四年,皇上召他到应天府训斥一番,又将他遣返回去。”
“当时若非太子朱标劝阻,皇上几乎就要剥夺他的藩王身份了。”
“不过他也算是个能征善战之人,总之,不必过于忧虑。”
朱元璋的手指向下移至地图最南端:“这里有一个人,你需要特别留意。”
“他叫沐英,是皇上的义子,也是我大明皇族中最忠贞不渝的人,无人能及他对皇上的忠诚!”
“你要记住,云南沐王府,是我大明的最后一道坚固保障,只要有沐英在,大明江山便安稳无忧!”
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