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馆这边来的,也不知清明能不能请下假。”
后天就是清明节了,本地人过清明会去祭拜下清明,烧些线、上点供品之类。
在大雍朝,清明节前一两天,是寒食节,是个流传很久的传统节日。寒食节当天百姓不能生火,要吃冷食,所以寒食节也叫冷节。他们那边要吃提前准备好的炸面食,称为寒具。
寒食节在大雍朝很流行,每年都要过。
但穿到这边,这节日已经消失了。
不过海连敬还是准备做些寒具,也就是馓子。其实寒食节虽然没有了,但本地人还是会在过年过节做些馓等炸面食来吃,平常也会有推着小车的小贩沿街叫卖。
馓子做法看起来简单,通常就是揉面、搓条,下锅炸就可以。
但海连敬做馓子有自己的方法。
首先,和面要用红糖、姜汁、红葱、蜂蜜等熬成水,再加鸡蛋和纯正豆油来和面,和好面后多次搓揉饧发,制成偏细的面条形状,再放到油碗里饧发,然后将面条用手捋的粗细一致,绕到两筷子上撑开两边,为丰富口感,他又加了些黑芝麻,最后下锅炸成扇形就可以了。
馓子炸成浅黄色,就可以捞出,趁热再淋上桂花饴糖,这样炸出来的馓子酥脆甜爽,放几个月也不会坏。
炸好馓子,他觉得只一样有些单调,便又做些本地人更熟悉的麻花,这边□□花比较多,他就炸些巴掌大小的小麻花,自己吃也方便。
做法跟馓子大同小异,就是和面时不用放糖和蜂蜜,揉面后搓的条更粗几倍,做成铰链形状,下锅炸成棕黄色,这个味道是原味,没有馓子甜香,口感也更偏硬一些,自然是相对的。
两样东西炸好,香味透到外间时,海玉春正好从外头进来,“好香啊,这是炸什么吃的呢?”
此时已是晚上,店里只早午两餐营业,晚上则做一些准备工作,要不他们两个根本忙不过来。
林志刚此前一直在外屋干活,看到媳妇回来,迎过去道:“回来了,爸做馓子和麻花呢。”
海玉春眼睛一亮,探头到厨房,炸面食的油香就越来越浓,接着还有甜香、芝麻香,多种香味混合在一块,充斥着整个厨房。
海连敬看到她回来,指了指一边放着炸好的馓子和麻花,“尝尝。”
海玉春现在跟自己老父亲也是不客气的,拿起块小孩巴掌大小的馓子就往嘴里送,“嗯,好酥。”
馓子入口轻轻一咬,就酥成了渣渣,而且嚼起来甜而不腻,香而不油,简直太好吃了。
接着屋里就响起了咔嚓咔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