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子一顿。
这也是他所顾虑的。
水往低处流。
“让家家户户都买牛车,用牛车拉水就好啦。”
陈小满提议。
老李头摇摇头:“一头牛十四五两银子,几户人家哪儿买得起?”
“再说了,水渠也修不到家家户户的田里去,怕是许多人家还是得找地主买水。”
“那就把水渠绕过地主们修到田里,让他们自己走水,这样水田有水了,只用给地里挑水,可以省很多人力。”
李初元想到这个主意。
王公子颔首。
这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他小小年纪就能想到这一层,着实难得。
王公子深深看了眼李初元。
“难,刘地主买的水田把淮河给围起来了,能往哪儿绕?”
老李头却摇摇头。
李初元道:“可以往不是水田的地方走。”
老李头刚要说反驳的话,又顿了下,“咦?”
王公子笑了。
淮河可不是小河,那些地主就算再有家底,也不能完全将淮河围起来。
之前就有水渠将淮河水引出来。
只是年代过于久远,早就被掩埋了。
如今只要将那些水渠挖出来修好,就能将水引到各个村子。
陈小满两只小手捧着饼子,边吃边看着他们。
等咽下嘴里的饼子,她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不在村子的地附近挖个大池塘?这样大家挑水也很轻松了呀。”
王公子浑身一惊。
他怎么就没想到?!
跟去河里挑水到地里比,直接从地里下来就能挑水上去,也能省下许多力。
这些活儿倒是不用费钱,只用人力就成。
王公子心下瞬间舒畅。
没想到他苦思多日的难事,竟是与这一家子聊会儿天就解决了。
王公子恨不能立刻就回去改水路图。
他得赶在水渠开始修建之前弄完。
王公子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离开了。
老李头也不干坐着,又去买了几个饼子往怀里一揣,赶着牛车就往百味楼赶。
十月初二这天,各家的壮劳力去村口集合。
差役一路走来,清点完一个村子家家户户服徭役的人后,就带着一块儿去下一个村子。
整个青石村,只有陈小满一家子没去服徭役。
村子里人瞧见了,都羡慕得很。
不过谁也没空去唠嗑打听。
毕竟家里少了个壮劳力,还得有壮劳力去修桥赚工钱,家里剩下的老弱妇孺就得牟足了劲儿伺候田地。
每回他们瞧见老李头轻轻松松赶着牛车运水去自家地里,而他们正累个半死挑水,就有人想买头牛。
可惜一想到自家那点薄底子,就又放弃了。
有人还朝着老李头吆喝:“满仓太公怎么不让小满奶招水啊?”
老李头就会摆摆手:“用牛车拉水又不费劲,干什么要让小满消耗福报招水哟。”
村里人被噎了几回后,渐渐地也就不问了。
十一月初,天儿已经冷了。
青石村的人还没有等到自家人回来。
大家就开始慌了。
陈小满跟李初元跟着李大宝去后山脚下时,经常听到村里人念叨“怎么还不回来”。
这天傍晚,李大宝牵着牛绳拉着一整车树木,将两条小尾巴带着往家走。
“明儿你们两个还来吗?”
李大宝问道。
陈小满和李初元几乎是毫不犹豫:“来!”
“你们的文章还没写完?”
李大宝很头疼。
他琢磨着天冷之前多砍些柴火晒干冬天用。
天再冷就该下雪了,到时候就不好上山了。
谁知这两小祖宗吵着要一块儿来。
理由还找得好:要写文章。
“你们不在家写文章,跑山上去写?”
陈小满很理直气壮:“在家待着写不出来呀,我们要四处玩,才能写好文章。”
“我们要写花、写草,我今天写好一篇了。”
陈小满立刻看向李初元:“你写的给我看看吧。”
李初元就道:“你的也要给我看。”
俩孩子互相交换后,很熟练地手脚并用爬上牛车边沿坐好,晃悠着小短腿看起对方的文章。
李大宝还不敢走得太快,免得牛车颠簸得厉害,晃着他们眼睛。
他得跟爹说说,明儿指定不能让这两小祖宗跟来了。
带着他们,他不敢上山,只能在山脚砍稀稀拉拉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