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君王死社稷,臣为社稷亡(2 / 2)

地,重整河山。

但对于李纲的这一系列措施,朝臣中有很多人反对,“论宰相李纲之罪”、“李纲独断专行”......的言论横空出世,对他是各种弹劾。

好在,那时候赵构并没有理会,李纲还没有遭到罢免。

在李纲积极备战、整顿朝政的影响下,赵构也意气风发,他高喊口号。

“金人秋高气寒再来入寇,朕将亲督六军以援京城及河北、河东诸路,与之决战”。

这话就是出自赵构之口。

口号是喊了,也喊了“迎回二圣”之类的话,不过都是高谈阔论的腔调,跑路才是正经事。

现在,赵德基让他复出,最重要的一点,李纲也是主战派。

他曾经反对宋钦宗迁都,无奈宋钦宗这厮实在是太想去五国城当留学生,宁愿相信跳大神的也不殊死抵抗一回。

所以,既然是贤臣又主战,那么就必须重新启用李纲。

“还有一件事,我决定重新启用李纲丞相。”赵德基接着说道:“吴公公,你即刻派人传旨,请李纲丞相出山!”

“小的遵旨!”

没等大臣们反应过来,赵官家就已经把事情给办了,干净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按照一些大臣的德行,肯定是会站出来反对李纲出山为相的,但赵德基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又或者是,让李纲复出,在别人看来,赵官家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打就打吧,要深刻的“检讨”自己,哪里还能顾得了那么多了。

换句话说,他赵官家这是闷声“洗心革面”。

总之,人啊那是各种心思。

不过,在赵德基看来,这些都不重要。

如今金兵虽退,但坏消息却又来了。

这一点,对赵德基来说,他也很意外。

荆湖来报,钟相、杨么聚众十万,造反了!

赵德基在内心很感叹,两宋期间的起义那是真多,而且现在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形势雪上加霜。

钟相、杨幺起义,指的是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公元1130—1135年),在南宋农民起义战争中,湖南义军首领钟相、杨么等率众于洞庭湖区连年抗击南宋官军围剿的战争。

而这两人起义的直接原因,就是赵构贪生怕死,偏安江南,一些打了败仗的官军变成了“匪军”,打家劫舍,激起民变。

而且,又加上南宋朝廷横征暴敛,政繁赋重,实在是被逼急了。

建炎四年二月,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钟相率先聚众起义,抗击官军抢劫,破州县、焚官府、杀贪官,喊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荆湖南路有近二十个州县响应。

荆湖南路,现在的湖南。

眼下的形势,南宋朝廷哪里有那么多的实力,来收拾后院起火的事。

赵德基很无奈,只能先派人前往招抚,并同时命令荆湖各地的军队做好镇压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