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郭宗宜继续说:“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一些官员的弊端。”
郭荣自语道:“官员的弊端?”然后看向郭宗宜说:“官员有什么弊端?”
郭宗宜说:“父皇,你的计划里面,是要让官员不要贪腐,但是你有没有了解过官员为什么贪腐?”
郭荣冷笑着说:“这还有为什么?不就是人心不足吗,还有什么原因?”
郭宗宜说:“这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另外的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是客观的,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的。”
郭荣问:“迫不得已?这贪腐还有迫不得已的?”
郭宗宜说:“父皇知道一个县令平时最基本的花费有哪些吗?”
郭荣对此还真的不知道。
郭宗宜继续说:“这里面涉及到的有很多,比如县令上任以后,最基本的门房、签押、长随、管家等人,还有需要聘请轿夫,书办、师爷等等这些开销,都需要县令自己承担,另外还有当地长官的寿礼,各级官员的孝敬、冰炭、甚至是官服等等的开销,都是需要钱的,敢问一个县令的俸禄是否能承担得起这些开销?”
对于这些,不光是郭荣不知道,就连其他的那些大臣也都不是很了解,也就是郭宗宜这个在基层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人清楚。
现在听到就连一个县令平时的开销都这么大,和俸禄完全不对等。
郭宗宜说:“由于这些原因,再加上一些官员的不知足,就导致大多官员都贪腐成风。所以光是依靠杀人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只要这些开销还存在,那么官员们必然需要贪污的。”
郭荣和大臣们听了以后,都非常为难,对此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就看向郭宗宜,想要听一听他的解决方案。
郭宗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他继续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两个想法,第一,是给那些县令,刺史等下面的官员定一个标准,然后对他们的这些费用进行补贴,也就是这些钱,不再让他们自己出,朝廷出钱,给他们雇佣这些人。”
“第二,就是这些人不由他们自己雇佣,而是由朝廷给他们选派,也就是每个县、州等地,都有那么一些固定的人员,拿着朝廷的俸禄,谁过来当县令,那这些人就为那个县令服务,轿子、官服等等,都由朝廷给他们发放。”
这时,范质问:“太子殿下,如果这些人固定下来,那么如果县令指挥不动这些人怎么办?还不是要县令自己出钱重新找人?”
郭宗宜笑着说:“一个县令,如果连下面的几个人都无法管理,那这个县令就是不合格的。官员的升迁,就像是爬山一样,越到山顶,也就地方越小,能上去的人就越少,大浪淘沙,一级一级的删选人。”
郭宗宜接着说:“父皇,还有一个问题你没有考虑到,那就是官员的流动性,也就是每过几年,就会有新的中举的人担任官员,但是出的人呢?现在的现实是,大部分官员都是一干,就直接干到老死了,这样不合适,当官,是非常费人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没有好的精力,那么这个官员还能不能当好官?”
“所以我们必须要给官员设置一个最大的年龄,只要年龄一到,就必须退,这样一来,就让整个官场流动起来了。”
“父皇,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现在官员的官职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现在很多官员的品级比较乱,而且也不合理。首先是关于宰相的问题。”郭宗宜说完,看着在座的几个宰相。
大家有些不明所以,只听的他继续说:“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都是行宰相之权,还有各种御赐的同门下平章事,也是有参政议政之权,也形同宰相,显得非常乱。我认为要将那些御赐的同门下平章事的这个设置全部取消了,到了什么职务,就行使什么职权。”
“而且,我觉得还要加上御史大夫,也要是宰相,另外,还缺少一个军事方面的宰相,也就是必须有一个将军要行使宰相职权。”
“我的建议,是要重新将枢密院设置起来,专管军事,十六卫大将军归属枢密院管理,枢密院设枢密使,由皇上亲自担任,设疏密副使,形同宰相。”
“另外,需要将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御史大夫、枢密副使这些宰相,整合到一个机构里面,成立内阁,辅佐皇上处理政务,内阁需有秘书监,帮助宰相们处理杂事,我建议,秘书监里的人,全部要从下面的县令中选择。”
“父皇,我觉得以后赠官是不是就不要了吧,什么三师三公三少的,都去了吧。”
“关于官员通过科举选取的事情,我认为需要严格按照编制来,比如某一年看看全国按照编制,缺少多少官职,像年龄到了自动退了的,在任上去世了的,因为各种犯罪被革职了的等等都算进去,缺多少位置,我们科举就取多少人,这样也可以防止官员冗余的情况。”
“在地方官员方面,父皇,我认为我们应该设府,就如同当时皇爷爷专门为我设立的那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