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忏悔法门》(1 / 6)

忏悔法门 妙音0 4708 字 11个月前

《忏悔法门》,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好,大家请放掌

今天学人跟大家共同学习的主题是佛教的《忏悔法门》。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说明为什么要修习忏悔法门。

佛法对于生命的现象,认为生命就像无止尽的水流。换句话说,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这个水流是从过去流到了现在,也将从现在会流到未来。这个水流的背后,事实上不是上帝在主导的,是由过去自己所造的「业力」,在引导这个水流,使令我们在三界、六道当中,招感种种的身心果报。

既然我们的生命受着业力的影响,因此在生命当中,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设我们内心当中是由「善良的业力」生起作用,就是我们过去曾经有持戒、修福,这种善良的业力表现出来的,我们感得色身特别的健康、生活也特别的如意,在这种情况之下,修习佛法就会非常顺畅。

但是,有时候我们的生命是由「罪业」表现出来的──因为在过去生中,由于一时糊涂,曾经造了杀、盗、婬、妄的罪业,这种罪业所表现出来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感得种种病痛,即使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转,这是色身上的障碍;内心当中,也会因为罪业的干扰,使令我们感到昏昧暗钝,以致于在佛法的修学上,总觉得心力提不起来。

当这种罪业开始干扰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趋向于障碍、痛苦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修「忏悔行」,来破除这种罪业的障碍,让我们的身心恢复到原本健康、顺畅的状态,能够继续修学佛法。

所以,忏悔法门在佛教教义中,是被列为修行的「道前基础」。不管你修学什么法门,念佛法门、止观法门,或者修种种的密法,在起修之前,都必须透过反省、忏悔来破障。这就好比说,你今天要开车,虽然你有一台非常坚固的车子,但是要上路之前,必须用推土机把路上的石头──这些障碍,都把它清理干净,这样车子会比较顺畅到达目的地。所以「忏悔法门」就是在你上路之前,先把道路中的石头搬开来,它就是扮演这种「破除障碍」的角色。我们今天就从佛法的基本教义和理论,来探讨忏悔法门这个主题。

◎将述此义,大分为四:

我们所要解释的忏悔法门,它的修习内容,总共有四大科:

甲一、解释名义

首先,从佛教的角度来解释「忏悔」的名称和意义。当然我们一般人会认为:我做错了事,我向你忏悔就。其实这样的忏悔,还是属于非常肤浅的阶段,佛法的忏悔有比较深入的义理,我们先从佛法的角度解释忏悔的意义。

甲二、忏悔的方法

假设我们不幸已经造了很多杀盗婬妄的罪业,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消除这些会障碍我门,会引导我们痛苦的这些罪障,如何的消灭?这科是讲正式修学的方法。

甲三、罪除之相

当我们经过如法的忏悔,又怎么知道这些罪业已经消失了?有什么判断方法,表示这个忏悔法门已经修学圆满?这是判断罪业是否已经除灭的一种方法。

甲四、结示劝修

最后一段,是将前面讲到的忏悔方法,做一个总结。

甲一、解释名义(分二:乙一、释名。乙二、述义。)

乙一、释名

「解释名义」分成两科,先解释名称,再说明它的义理。先看「忏悔」名称的由来,忏悔在佛教界的名称,是如何成立的。我们看论文,大家请合掌: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通得,华梵须分。」

—《资持记》—

这段文出自于律藏《资持记》,在律藏里面,讲到忏悔的名称有三段,先解释

一、忏悔名称的由来: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忏悔]这两个字,在原始的印度佛教中,它的本来名称叫做[忏摩],翻成中文的意思叫做[悔往]。[悔往]就是说:你过去已经造了杀盗婬妄的罪业,既然自己已经造作了,那么现在你去回忆过去的罪业,你感到深深的后悔,这叫做「悔往」;就是对于以往所做的事情,现在表示后悔了。这样的「忏摩」和「悔往」,到了后代的佛教,演变成「忏悔」,就是把印度文字的第一个字,跟中文的第一个字和起来,取名叫做「忏悔」,所以说是「梵华双举」,是中文和梵文的结合。事实上,「忏悔」最初原来的名称叫做「忏摩」,是这个意思。

再看第二段,正式解释

二、忏悔的内涵:

「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忏悔]的意义,简单讲就是「不造新」。就是自己过去已经造作的,那就不提了,从现在开始,你不再造作新的罪业,这样才叫做「忏悔」。

你能够不造新的罪业,这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