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目睹他为了何伯母还了俗,后来却又买了他们的孩子?这世上当真会有这样的事吗?”
她点头道:“他们为了孩子求药又求佛,多年来定然身心俱疲,而赵勤当着他们的面叛离佛门入了俗世,这对他们几年来的信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们因此而断了求子执念,后来才心生抱养孩子的念头。没想到就是这么巧,有一对人贩子从言郎中那里抱走了赵勤与何筠的孩子,而后恰好卖给了他们。当然,他们那时是定然不知道那孩子就是赵勤的。”
“后来他们为了找孩子来到了京城,恰逢何伯母病重,赵勤认出了侯府当时的世子是他熟知的香客,而为了替何伯母治病,他不惜放下尊严求助侯府,”吴映雪惊然道,“这么说,当时他们其实已经与他们的孩子近在咫尺却没有机会相认,何伯母她……”
她自然是饮恨而亡的,明明孩子就与自己在同一道高墙下却不得见,也许她还曾听到过他那稚嫩的哭声。
当然,这是在何筠的确病故的前提下。
“这是本末倒置了。”她摇头,道,“他们不是因为何筠重病而向侯府求助的,而是因为发现他们的孩子就在侯府才决定设法来到这里的。”
吴映雪惊然:“你是说那时他们就已经知道了?那他们为何不把孩子要回去呢?”
“他们无凭无据,对方还是有权有势的侯府,若仅凭他们的三言两语,对方怎么可能将孩子还给他们,更何况侯府早就对外宣称孩子是杨家血脉。”她问吴映雪道,“如果你是他们,会怎么做?”
“不能直接要回来,当然就要智取。”吴映雪明白过来,“所以何伯母才假装病重,这样赵勤才有机会以为她医病为借口住到侯府来,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治病,而是他们的孩子!”
“没错,这的确是他们的计划,但是,”她纠正道,“有一点不对,侯府的郎中医术高明,假装病重是骗不过他们的。”
吴映雪顺着她的话道:“那就是何伯母当时的确生了病,而他们也恰好能利用这一点求助侯府,毕竟她的确是在侯府病逝的,对吗?”
她眸子一紧,道:“当时和赵勤一起来侯府的女子的确病重,后来还因药石无医而终在馨院病逝,可这人并非何筠,而是另有其人。”
吴映雪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可此时既糊涂又震惊:“你的意思是,当时赵勤当时的夫人不是何伯母,而是又换了一个?”
“他不是换了夫人,只是请了旁人假做他的夫人。”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详细道,“当时赵勤和何筠发现了他们的孩子就在侯府,便想方设法要将孩子救出来。但他们也深知侯府是高墙大院,想成功只能智取,而赵勤又发现这侯府的当家人曾是对他信任有加的香客,于是便想借着这层关系进到侯府,当然,他们还需要一个能留在侯府的理由。恰好在那时,他们遇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妇人。于是,他们各取所需,那重病的妇人扮作他的夫人,而他便以她的病入膏肓来博取武平侯世子的同情,以此留在了侯府。”
虽然杨岁英的兄嫂曾在昆令寺见过何筠一面,但当时大雪漫飞且是匆匆一见,他们并未看清何筠的样貌,再加上病重之人自然相貌大变,故而他们从没有怀疑过他带来的妇人并非他真正的夫人。
吴映雪蓦地站了起来,激动又愕然地问道:“你是说当初病逝的并非何伯母,难道她当真还活着?!”
先是点头认同了她的话,许长恒伸手将她拉着坐下,安抚她道:“你先听我说完。”
见吴映雪渐渐平静下来,她才接着道:“我想,赵勤他们的计划应该是里应外合趁机将孩子抱走,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侯府对那个孩子的看守极为严格,他根本找不到动手的机会。而那妇人的病却愈发严重,最后没过多久便无力回天了。好在,在她故去后,当时还在闺中的杨岁英却对赵勤有了兴趣,故而不仅没有将他赶走,反而还让他继续留在了侯府,也终于让他找到了时机。”
吴映雪突然明白了什么:“难道是,那场大火?”
她颔首,道:“赵勤丢了孩子,这件事情在当地闹得可不小。若是杨岁英当真对他有意,她的兄长自然要将他的那些往事查个清楚。应该就在那时,她的兄嫂也意识到了那个买来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赵勤的骨肉,而他们夫妻也因如何处理这件事起了争执,也许有一个想将孩子还回去,而另一个不同意,原本相爱可亲的两个人因孩子的去处争论不下,直到那场大火。”
依着她的推测,那天晚上应该便是赵勤行动的时候。
那晚是小侯爷宴请宾客的日子,照理说他很晚才会回去,而他的夫人因担心有噪音打扰孩子睡觉,已经将部分下人遣送到了外面,故而那晚的院子里人并不多,的确是个下手的好时机。
吴映雪不解问道:“可是后来失火的时候,分明是赵勤将孩子给救了出来,难道是当时他还没有行动?”
她摇头:“他只是负责在外面接应而已,其实大火盛起时,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