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内被夺走两城以后,鞑虏终于意识到自己轻视了卫轻乐,拿出了从前对付定武侯的姿态对付卫轻乐,这才让卫轻乐继续收复其他城池的速度慢了下来。
然而主城虽未收回,卫轻乐前两战的名声已经打响,前来投靠卫家军、奔着卫轻乐来的人越来越多。
若是皇帝当真消息灵通,而不是将赵崇当做耳目,他便会清楚发现,如今的大军已有十八万之众,其中卫轻乐上报的有十五万,剩下的三万,则悉数被卫轻乐收下。
而所缺的那部分粮草武器,便出自卫轻乐早早派白啄去买下的地和庄子。
这一仗,一打便又去了半年。
-
京中,皇帝新得了一批自称仙丹有成的道士,被接入宫里安顿下来,同原本便在宫里的道士为了盛宠斗上了法,不仅为了效用在丹药成分上下了狠手,还将心思动到了朝堂上,拉拢起了朝廷官员,只为让对方替自己在皇帝面前说两句好话。
而这其中,首当其中被拉拢的,便是靖王赵崇。
这日皇帝称病罢了早朝,让大臣们有要事就上折子,结果折子送来御书房也不看,放任政务堆积成山。
几位重臣不敢多说,只好催着备受宠信的靖王入宫,瞧瞧皇帝到底怎么了。
一踏进天子寝宫,靖王只觉气温陡然升高,让人一下冒出汗珠来。
入目皆是烟雾缭绕,过于浓郁的香味盖住了不该出现的硝石味道。行至里间,只见皇帝身着明黄色锦绸里衣,盘腿坐在榻上,眉间亦是烟雾缭绕,满脸的飘飘欲仙。
不远处的寝殿正中,那炼丹的炉子竟然被搬了过来,一左一右摆在房中,里头火烧的正旺,两个道士紧紧盯着,大气不敢出,匆匆朝靖王行了礼便又蹲回去盯着。
靖王知道,每当这种时候,皇帝都在为丹药的成功出炉而“潜心修行”,不见药便不会停止打坐。
于是他也没吭声,吩咐宫人打开几扇窗透气后,便等候在一旁。
这么关下去,就算丹药吃不死,也该一氧化碳中毒了。
不知过了多久,其中一组道士小声惊呼一句:“成了。”
另外一边也不甘示弱:“丹药已然大成。”
皇帝这才睁开眼,让人把丹药呈来自己面前。
赵崇掀起眼皮看了一眼,又兴趣缺缺地收回视线。
玉匣子里各呈了一枚“丹药”,红褐的颜色,略微椭圆的形状,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皇帝却珍而重之地上前仔细查看,纠结许久才终于选了其中一枚服下。
至于另外一枚,皇帝吩咐:“这枚便毁了吧。”这些仙丹,只有他能享用。
那被选中的道士则得了一句:“赏”,立刻高兴起来。
服了药,道士带人搬着丹药炉下去,皇帝斜倚在塌上,满脸的飘飘欲仙。
正要趁着他心情好劝他处理政事,皇帝便开口召他靠近:“朕正要找你。这几日,怎么不见你呈上边关书信?太子这几日未曾去信?”
靖王满面犹豫,一副不知从何说起,又心有忌惮的模样。
皇帝紧盯着他,等了片刻还没等到回应,抄起手边杯盏便砸在了赵崇脚边:“靖王,朕在问你话!”
如今,天子情绪喜怒不定,时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惩罚宫人。
满殿的宫人都被天子震怒吓得跪地不起,靖王也跪在一片碎瓷中,额角流下汗来:“回皇上,书信臣带来了,不敢妄言,请皇上一阅。”
宫人接来,捧过头顶递到皇帝面前。那些信,正是原本被卫轻乐好生收起的原稿。
几息以后。
“孽障!”皇帝暴怒喝道,“这孽子要反不成!拉拢武阳、探听军务,他居心何在!朕还没死呢!”
榻前刚捧上书信的宫人又扑通一下跪了地,膝盖磕在脚踏边,发出令人听了也觉感同身受的闷响。
“去,传太子!”皇帝咬牙吩咐。
-
收回第三座城池后,朝中忽然传来了皇帝废掉太子的消息。
靖王寄给卫轻乐的信里将来龙去脉写的清清楚楚,还附带了几枚药丸。
卫轻乐拿着药丸,列了个纸条交给手下去寻材料,又吩咐白啄去捉了几只小动物。等到凑齐之后,拿着这些东西找到赵谨帐中。
除了赵谨,房里还有两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是这段时间卫轻乐从边城孤儿中挑选出来的。
其中一个女娃站在桌子跟前,和赵谨一起习字,另一个腰间挂着一把特制的短剑,沉默地站在旁边。
负责给几个孩子上课的军师适时退下,将空间留给卫轻乐。
卫轻乐把三个孩子喊到跟前,赵谨抱在膝上,胳膊一伸,一左一右各揽一个:“你们可知这是什么东西?”她把锦袋里的药丸倒在桌子上。
三个孩子摇头。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