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灯谜(2 / 2)

典阅司判官 金峙屿 1652 字 2023-05-17

不完全相象,也不知是哪个南洋岛国用的文字。

正着急,包振堂忍不住笑出声,道:“公子勿恼,看来吕王爷不知道我在菲律宾住过十来年,这纸上的字便是菲律宾土著文,我轻声念,公子只管照着写便是。”

李天侯也笑道:“恐怕吕王爷还在等着要看老爷的笑话,却没想到居然撞到包先生枪口上。”

李正坤拿起笔,包振堂口述,不一刻便将译文写出,原来是一篇劝世人讲究天理良心、莫行欺诈恶事的文章,倒跟第四阎王殿的职司相符。

李正坤将译文交于候在一旁的吏曹,吏曹笑道:“连老天都帮李大人,李大人一定心想事成。”

禀报吕王,吕王命大开府门,请李正坤进府。

在第四阎王殿连查数月,仍然一无所获,李正坤只好带着手下转到第五阎王殿。

第五殿阎王阎罗王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省合肥市),北宋天圣五年进士,从知县、知府累迁至御史中丞、三司使,最终升至枢密副使,死后追赠礼部尚书。

包拯在世时,官职不算高,但不论外放州县吏,还是立朝任职,皆不惧权贵,清正廉洁。他不仅打击地方豪强、罢免赃官,而且弹劾朝中权贵,不讲情面,以致京师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可见权贵对其的忌惮之情。

包拯一生,体恤民情,明察秋毫,多为民伸冤,解民之难,官声非常好。他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做开封府尹时的故事。虽然其中不乏附会之言,但反映出老百姓对清官的追求。因包拯曾被授予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后人又称其为包待制、包龙图。

包拯死后,被阴天子征辟为第五阎王殿阎王,司掌叫唤大地狱、十六诛心小狱。

在第五阎王殿前的石坊上刻有四字:剜恶断念。

石坊后的王府大门上方悬着一块黑底金字大匾:阎罗王府。

李正坤来到包王府,王府管家毕胜笑吟吟地站在大门前,对李正坤行礼道:

“公子别来无恙?”

李正坤也笑道:“总算是来到自家门口了。毕管家有所不知,前几座阎王殿都设有门槛,要想进入殊为不易。呵呵。包王爷在大堂还是在后院?”

“公子且慢,先看看头顶。”

毕胜拦住他要迈进大门的脚步,用手指了指大门上方。

李正坤仰头一看,只见从匾额上垂下一条黄色丝绦,下端系着一盏大红宫灯,宫灯下飘着一条白绸,上写着四行字:

落地就会跑,胡子一大把,不管见了谁,总爱喊妈妈。(打一动物)。

原来是一个灯谜。

李正坤道:“元宵节还没到,包王舅舅就想着要过节猜灯谜了。只不过包王舅舅出这个谜语太简单,谜底不就是山羊么?”

毕胜颔首笑道:“公子既已猜出,请进吧。王爷在大堂。”

李正坤来到大殿,果见包王爷端坐在堂上。参拜毕,包王赐坐。

李正坤将母亲郭巧茹案、井狱席青忭之事,详细向包王禀明,并且表明了自己要将此两案一查到底的决心。

包王乃忠孝之典范,在阳世时曾经因为父母年迈,辞官回家赡养双亲,父母去世之后,又于墓旁结庐守墓三年。李正坤要查清阳世母亲一案,包王又岂会反对。只是这小子愣劲犯了,在无常殿、两江城隍、罚恶司没查到线索,居然跑到御街上来挨个查阎王殿!

虽然阴天子授予典阅司有查阎王殿之权,但一来只不过表明从王殿到各司衙门,在阴天子面前皆无例外之权,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二来就算真要查,也须有个大案由头,方可查阅有所牵涉之王殿。可李正坤却不管这些,一个芝麻粒儿般大的典阅司判官,为了两个小案子,就带着一帮鬼吏大肆调阅阎王殿案卷,闹出天大动静,就不怕有鬼背后参他?

包王爷讲了自己的担忧,让他低调一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李正坤回答的话语,气得包王抄起桌上的砚台,差点砸向他脑袋。

他说:包王舅舅容禀,如果我在您老人家这里找到线索便罢了,如果找不到,后面的几座阎王殿便不去查了?那前面几座王殿会怎么想呢?因此,不管王爷们愿不愿意,我都要一直查下去,直到查到线索为止。如果真有王爷到天子面前去参我一本,也没什么了不得,这个什么破判官我本就不想做,大不了挂印而去。不做官,我仍然要继续查下去,没有了官职,不受官场上的程序规矩束缚,恐怕查起来还要方便一些。请包王舅舅不必为我担心。

什么混帐话!包王气得黑脸变红,一把将砚台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