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 “今日召集大家来此,为的便是议一议盐法之事。” 说着,丁谓伸手指了指摆在前方的几分札子。 “眼前这几份札子便是呼声最高的几种办法。” “其中,本相以为章郎中提出的钞引发最是合宜。” 经过几天的收集,无数的札子呈到了中书,这其中,既有坚持入中制度为主的,也有坚持折支制为主的。 同时,还有人建议实行如茶法一样的分销制、承包制。 更甚者,还有人提出自由贸易制度,即放开官卖,食盐全由商人贩售,官方只需收税即可。 也就是现在的言论相对比较宽松,如果放在某些辫子朝,仅凭这种发言,丢官怕都是轻的。 而在繁复的改制中,丁谓最欣赏的便是由祠部郎中、权度支判官章得象提出的钞引法。 何谓钞引? 即盐引! 具体做法便是,设立或者以原有的机构为主,专门负责管理盐钞,不论是印刷,还是售卖,皆由此机构负责。 商人若是想请盐,或是以现钱,或是以金银折博,或是以沿边入中粮草。 简而言之,不论以何种方式,商人最终拿到手的便是盐引,然后再以盐引去两池请盐。 盐场,只认盐引,不认人。 如此一来,盐引也就成为了一种有价值的凭证。 其实,章得象之所以提出钞引法,也是收到了蜀中交子的影响。 交子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便利! 解决了大宗贸易时,钱财携带难的问题。 交子做的到的事? 盐引也能做到! 并且,盐引更权威,因为盐引乃是大宋官方印刷的凭证,由朝廷登记在册的! 另外还有一点,盐引不止是凭证,它还能换到相对应的盐! 众所周知,盐利甚厚! 有盐作背书,商人对盐引的接受程度,肯定会很高。 当然。 章得象也意识到了钞引制的缺点,而且是重大缺点。 此物,不能滥发,超发! 一旦发出的盐引超过了实际产出,必然会引发挤兑的浪潮,若真到了那时,盐引制度只怕会成为祸国之策。 关于这一点,章得象也在奏疏中写到了,并且是着重描述。 不过,以上只是丁谓欣赏的表层原因,他真正重视的是‘盐引’的价值问题。 如果钞引制真的能够实行,那么在某种意义上,‘盐引’就约等于钱。 钱,乃国本也。 但铸钱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开矿、冶炼、锻造等等,唯有经过一系列的环节,铜、铁才能变成钱。 然而,相比于铸钱,印发‘盐引’的难度就低上了很多。 二三十名工匠,一天就能印出百万缗钱的‘盐引’。 如此一来,便有了操作空间。 商人是难以统计出朝廷每年产出多少盐的,这个数字,只有朝廷知道。 发多少‘盐引’,也是掌握在朝廷手中。 只要‘盐引’能够得到广泛认可,朝廷若是缺钱了,便可以少量的超发‘盐引’,以此来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 比如这一次,倘若现在有了‘盐引’,且商人也认可,三司完全不用削减百官的俸禄。 只要令负责发放盐引的机构,多印一部分‘盐引’即可。 章得象明白超发的危害,丁谓自然也是清楚的。 不过,在他看来,适当的超发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今京师的交引铺中,不知多少交引没有换成实物,这些便是超发的空间。 (PS:‘交引’和‘盐引’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交引是盐引的雏形,区别在于没有独立设置某个机构统一负责) 另一边,吕夷简也觉得钞引制很不错。 虽然他和丁谓达成了部分共识,但合作归合作,该竞争的东西,还是得竞争的。 如财权。 而今,三司衙门中的关键职位,很多都是丁谓的人。 钞引制度如果能够得到官家的认可,他完全可以借着机会,将负责钞引的部门从三司中摘出来。 盐利有多厚,在座的人都清楚。 况且,盐引在某些方面还和交子类似,可以预见,一旦钞引制正式实行,这个机构的权重绝对会大幅度增加。 参考国朝历代天子的性子,将这等关键部门从三司中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