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震旦(2 / 3)

虞和钦道:“能去日本学一学确实不错,正好我也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从一个穷国发展起来。”

虞和钦此后会到日本的帝国大学化学科学习,话说他回国后还被清廷颁发了格物致知科进士、翰林院检讨。

李谕与他们又聊了一会儿,他们对李谕的科研成果相当感兴趣,毕竟也一直在自学科学,只不过李谕的东西都是比较高深的,目前是看得云里雾里稀里湖涂。

李谕和他们讲了一下学这些东西要具备的数理知识,听得他们已经是惊呼不可思议。

李谕待了大半天,留下电报联系的方式后才离开。

——

现在谢煜希有的是钱,他们下榻在了上海汇中饭店,也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和平饭店。

这地方视野真是太好了,而且伙食相当不错,只不过还没有达到改建后和平饭店的富丽堂皇程度。

这天早上,李谕还在吃饭,蔡元培就与另一人找了过来。

反正现在租界不大,找到他很容易。

蔡元培说:“李谕先生,这位是马相伯神父,听闻你再次抵沪,定要来见见。”

李谕饭还没吃完,连忙站起来说:“马神父,久仰久仰!”

马相伯已经六十多岁,说道:“上次就想见你,可惜你走得太快。”

这位马相伯就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

既然叫他神父,也就是说他信奉基督教。

——欧美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整体上堪称失败,作为正宗基督教,信众以及号召力甚至比不上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也真是醉了。

但欧美传教士再失败,花了这么多年,总归是有点效果。

马相伯的父母就是虔诚的基督徒,所以马相伯刚生下来就接受了洗礼,长大后还拿到了神学博士头衔。

不过1876年时,他就因为自筹白银2000两救济灾民,反遭教会幽禁“省过”,愤而脱离耶稣会还俗。只不过他还是信奉着天主教。

马相伯精通多国语言,此后被李鸿章器重,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做得最多的事竟然是跟着李鸿章奔走于各大谈判桌,充当翻译,签署一个又一个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真是太悲催了。

李鸿章背上了卖国骂名后,马相伯也跟着被骂做汉奸,是李鸿章的看门狗、走狗。

他想不通,自己明明一心为国,却为何换回的是天下人的唾骂

这时候已经年近花甲,马相伯倒是豁然开朗,也想不在官场继续混了,转而开始搞教育。

正巧刚回上海就遇上了南洋公学的罢学事件。

蔡元培向闲居在南洋公学附近的马相伯请求创设一所讲授拉丁语、法语和数学的学校,接收这些学生,马相伯欣然同意,也就是震旦学院。

其实蔡元培,包括张元济、李叔同、于右任等大名人都可以算是马相伯的弟子。

当初蔡元培找到马相伯学过拉丁文,马相伯却对他说:“你一个人,又人到中年,学了能有什么用?”

言下之意自然是找些年轻人来,以后年轻人才是国之栋梁。

这次蔡元培拉来这么多人,马相伯挺高兴,于是在法国天主教会的协助下,在徐家汇天文台的旧址开办了震旦学院。

震旦出自梵语,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乎。

李谕道:“当时着急去武昌见张大人,的确有点仓促。”

马相伯说:“我刚刚创建了一所震旦学院,里面的学生不少都知道你的大名,一定要让老朽请你过去做个演讲,不知道能不能卖老朽一个面子?”

李谕笑道:“当然没问题。”

虽然震旦学院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复旦大学,不过渊源太深,而且此后震旦学院撤销,不少院系还是划到了复旦。

马相伯说:“阁下贵为帝师,又精通科学之道,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之殊荣,我想学生们一定会非常欢迎。”

蔡元培也说:“我也把爱国学社的人一并拉来听一下。”

“很好,”马相伯说,“说不定能为我的学院招点生源。”

震旦学院可以算作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今年刚刚开学,才没几个月。

教会现在也没有干涉学校运作。

但基督教会两年后就会强行拿下震旦学院,变为教会学校。那时候马相伯才带着一众学生愤而离校,创办了复旦大学。

所谓“复旦”,便有“恢复震旦,复兴中华”双重寓意。

可见基督教想要在中国传教之困难与失败……改成教会学校都不行。

震旦学院的第一届学生人数很少,只有二十人。专业也仅有“文学”和“科学”两门。

李谕的名头在学校里很响亮,再加上两位校长一起过来,所有二十人外加爱国学社的上百人一起挤到了并不大的震旦学院校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