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良缘天定(2 / 3)

激赏,当即说道:“休得胡言。”

又对着周瑜和鲁肃拱手笑道:“吾妹失礼,她是小孩子脾性,两位切莫与她计较。”

青年对周瑜刮目相看,却不知此时的周瑜看着青年亦是心中一动。

因为此人的外表同样十分俊俏,且并非儒生文士的那种阴柔之美,眉宇容颜更凝着股勃勃英气,几乎让周瑜立刻想起了自家的总角之交孙策,登时对青年大生好感,连忙拱手回礼:“无妨。”

直到艑船超过了楼船,还能隐约听到那对兄妹在还争执,“要是大姐在,定会听我的话,早去擒住这两个贼子了。”

“胡闹,你也不仔细瞧瞧,那少年穿着看似普通,可那腰带却是以细绒所制,这怎会是什么俳优?误会别人在先,还不知错。”

“细绒怎么啦,我乔家又不是没有。”

船行得远了,声音渐渐听不清楚,鲁肃再次回头看了一眼,侧目周瑜道:“此人眼力倒是很好啊。”

“何止眼力...”

周瑜想到方才看到的一处细节,青年拱手时亮出拇指,拇指上带着苍青色的扳指,微微一笑,沉声说道:“他应该还是一个极为厉害的射手!”

......

不知不觉,已是进入了建安元年的十一月冬至。

冬至节,从先秦时期民间便极为十分重视,两汉时更被作为仅次于岁首元旦的大节,《后汉书礼仪》便记载道:“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仅如此,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按照传统举行了“贺冬”之仪,祭天敬神之后,王政当夜又在王宫举办了一场宴席,召来群臣欢聚一堂,更钦准放假两日。

第二日,王政也想放松一下,约了郭嘉等几个近臣,又带上徐方、吴胜、古剑等人,乔装出宫,微行游玩,姑且也算与民同乐。

出得王宫,走不多远,转入大街,便见人潮涌动,人声鼎沸。

寿春本就是九江首府,素来富庶繁华,王政当初克复此地所废时日又不算长,便是有些破损死伤也几乎都集中在了外城,内城可谓毫发未损,入城之后军纪严整的天军也未曾有过扰民,所以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结果,却是对民间影响不大。

加上冬至在两汉是个大节日,故今日出来游逛的百姓着实不少,有呼朋唤友的,有拖家带口的。摩肩接踵,挥汗成雨。

街道的两边,摆出有很多的小摊。卖的都是些糖糕、枣糕之类的吃食,以及灯笼、泥人之类的玩意儿。每个摊子前,都聚集了不少人,尤以小孩子为多。看着好吃的、好玩儿的东西,一个个走不到脚步。家里有钱的,大人康慨,要什么买什么。没钱的,大人也竭尽所能,或买的少一点,或用别的物事来转移注意力,不愿在这好日子里让孩子们不高兴。

看到这一幕,王政微微点头,又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一旁的郭嘉道:“我记得陆绩曾有提起,说官署会专门准备了一些小吃、衣物等等,打算打算分给城中穷苦的人家,这事儿办了么?”

身为九江太守,越是节日,陆绩自然越发没空,因此今日没随在王政左右,郭嘉对此事略知一二,闻言答道:“禀主公,昨天下午就分下去了。”

“百姓们都怎么说?”

“自然很是高兴,臣昨夜宴席上邻座便有几个城内的官员,还听见他们谈起,说这番德政之下,城内百姓们对主公无不感恩戴德,人人皆称主公为仁主也。”

的确是德政,而且是借花献佛的德政。

王政如今都沦落到了借粮的程度,自然不会在这时掏出不多的余粮来救济百姓,所以这事其实是沉、召两位世家牵头,让城内的士族豪绅们出钱出粮,出力置办的,表面上是讨好陆绩这位新上任的九江太守,实则是取悦王政,帮助王政收买人心。

而王政问这话的意思,表面上是询问陆绩有无办事,实则是确定这些大户说完漂亮话后,到底有没有真的付诸行动。

毕竟前世就听过太多的“假慈善”了,他当然也留了个心眼。

如今听到郭嘉这么一说,王政点了点头,心道这些人还算识相,表面则澹澹地道:

“什么仁主不仁主的倒是无所谓,身逢乱世,是吾等的幸运,却是百姓的大不幸也。”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本将今年开疆拓土不断,却让两州的百姓们日子越发艰难,自然心中有愧,起码该让他们在节日时高兴高兴。”

“师之所出,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听到这话,郭嘉微微动容,连连点头:“寿春战事才毕,民生难免艰难,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主公能有此心,便是真正的仁义了。”

“况且主公到底得江东时日未久,本地百姓的日子不好过,说到底错在昔日袁术,而非主公也。”

“不然。”

王政摇了摇头道:“本将早在徐州时,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