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走向监视器,看到刚才自己的表演在水准线上时,这条戏被一条过了。今天。他还有电影里非常重要的一场戏要拍,就是当黑奴死亡后,一群黑奴在坟墓前唱安魂曲。
这场戏是整部电影中非常重要的情绪点。想要将这个情绪点爆发出来,邵英雄就必须要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观众感觉到悲凉。
一天的戏慢慢拍下来时,黄昏眼看着到了,从黎明到黄昏这段期间。邵英雄会在任何有时间的情况下去研究接下来的这场戏该怎么拍。该怎么演。这个时候种族已经不重要了,常年生活在黑奴中间的邵英雄早就被当成了黑奴当中的一员,他只需要表现出悲伤,一切都会显得顺理成章。
终于黄昏到来,参与演出的黑人临演都已经在坟墓边准备好了,被圈起来的墓地上插着一个个十字架,当安葬的镜头拍摄结束时,邵英雄站在黑奴之中。
“准备!”
副导演一声嘶吼下。所有演员都在酝酿情绪,因为这场戏里需要哭出来的不是邵英雄。而是除了邵英雄意外的所有人,邵英雄要在所有人选择哭泣时,表现出悲伤,这种悲伤更能打动人。
“joradn跨过了那条河;那时joradn劝使三人入教的地方;我唤醒了地狱中的魔鬼;说着john不能迫我入教;我说:回去,horadn,回去;回去,horadn,回去;我的灵魂将会升往天堂,上帝。”
黑人特有的音调被唱响,那原本就带着悲伤的曲调很容易就打动了人心,加上实景拍摄和场景带入,这些来演哭戏的临时演员拿着比其他临演稍贵一点的片酬很入戏的流出了泪水。
这首在《为奴十二年电影中出现的更有意思,尤其这块剧情对不太懂宗教文化的人来说同样可以让人被触动。这里还有一个补充情节,讲述的是摩西带着人来到约旦河边,对面就是流奶与蜜之地,只要过了这条河他们就会被神接走,成为神的真正子民。可是摩西没有过河,原因是摩西认为这群人中很可能有奴性,于是摩西带领着人们在河的一侧生儿育女,让子女跨过约旦河,去构建完美世界。
这就是电影里黑奴在同伴死亡时唱的那首歌,歌曲中不光有悲伤,也有希望亡者灵魂可以进入天堂之意。原片中所罗门在歌声响起的时候并没有唱,他有着同样的悲伤,却对上帝有所恨意,他认为自己这辈子都不太可能离开了,他不明白信奉上帝的自己究竟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最后,同伴死亡那种根本抑制不住的痛苦冲入了心里,所罗门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在场的每一个黑奴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如此情况下,谁不希望在自己死亡的时候,有人可以站在坟边为已经解脱了的自己唱上一首安魂曲,不然岂不是就算是解脱了灵魂也要下地狱?
当然,这里还有不得不提的悲伤。
回去,jprdan,回去。”歌声如同呼唤一样响起时,邵英雄站在一旁低着头,他的嘴唇微微懂了几下,随即停止了片刻,回头看向坟墓时,脸上的面容在颤抖。
镜头里,邵英雄的额泪水已经酝酿的十分充沛,副导演可以通过镜头看见眼眶中泛起的光芒,可就在这一秒,邵英雄突然仰头看向天空。
空中没有摄影机航拍,也就是说在镜头感下,没有让观众从上帝视角看向邵英雄的感觉,那么这个仰起头的镜头所表达的含义只有一种,那就是躲避。用俯拍视角来代摈人公的渺小,用镜头中眼神的闪躲来拍摄出主角的躲避心态,这是常识,可这部电影邵英雄舍弃了奴隶的渺小感。
慢慢的,邵英雄把涌出的泪水让其顺着太阳穴流入头发里,放下扬起的头时,他完全站在了黑奴的人群里,和所有黑奴一样高唱
邵英雄在屏幕中变得有些狰狞,他不再流泪,却咬着牙让面部肌肉紧绷,他没有如同原片中的所罗门一样扶着栅栏捂住的哭泣,是在完全没有希望时,有了和欺压自己的奴隶主同归于尽的心理一样。
他就在黄昏中和所有黑奴一样用同一种语言唱着,镜头慢慢从近景拉远,奴隶主的别墅和被栅栏围起来的坟地同时出现在镜头内,别墅门前,是拿着扇子在给自己扇风的奴隶主女主人,坟地里,是一个个流着眼泪,除了邵英雄以外全黑的奴隶。
那一幕,能透过摄影机狠狠捶打在每一个观众心里,绝没有一个安慰性的声音在这一切以后轻轻的问上一句:“疼吗。”
现场安静了,黑人工作人员完全看着不可思议的一幕,他们认为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黑人已经生存在种族歧视当中了,谁想过在曾经的那个年代里,黑人所遭受的压迫居然能让他们不寒而栗。
这些人在上学的时候都听说过历史中的很多血流成河事件,也听说过犹太大屠杀、南北战争等等,可那些存在于书本里的东西,哪有就这么摆放在眼前具有震撼性?
不光黑人傻了,就连白人也看呆住了,他们觉得黑人在这个社会里的地位已经够高了,任何黑人都能够在被人骂了一句类似nigger的时候给你发来律师信告你种族歧视,在米国,种族歧视是非常受重视的事情,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白人以种族歧视起诉过黑人,不管黑人骂什么,甚至是白皮猪。
只是,当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