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 44 章(1 / 3)

冬季越来越深,大晋朝的元日要到了,朝廷放了假,所有正事只得暂时搁下。

骊山的温泉别宫比平常热闹,每日有流水般的车马往来,给天子一家请安问候。

沐云居外的雪,落了一尺厚。

元日应景,琉璃八角宫灯全换成大红灯笼。雪景里,檐下的灯笼红红火火,看着格外鲜亮。

那日得了应子清送的胭脂水粉,晨起,语兰精心描眉画眼。黄铜镜里的少女,拿着一块胭脂嘴唇轻,樱色嘴唇变成嫣红,比刚才多出一段风韵。语兰揭开漆盒,取出莹亮口脂,补了补色。

香巧端着水盆路过,笑话她说:“真是丑人爱扮俏!”

语兰心情不错,香巧的嘲笑,像一盆凉水浇下来,她把粉盒一关,飞了个白眼:“关你什么事!”

香巧回了个鬼脸,跑去向应子清告状:“你看看她,搔首弄姿,准是想嫁人了!这宫里除了太子,就是太监,难不成语兰想嫁给太监不成!”

此话一出,语兰当即面红耳赤,勃然大怒,扬起手追着她打。

两人嘻嘻哈哈,吵得满屋子都是笑声。

香巧拉着应子清的手,一定要她训一训语兰:“快管管她,再让她猖狂两日,她必定长成妖孽!”

应子清回过神来,看着她们笑,随口道:“若是没有规定,怎么喜欢就怎么做。”

她心思不在这上面。

越是遇上节日,越是忙得脚不沾地。

刘之衍要去各宫问安,傅太后那边必定要留他吃午饭,再陪着说笑一阵,得好晚才能回来。

应子清给刘之衍穿戴好大氅,刘之衍伸手把她的避雪帽理了一理,两人收拾好,忙忙地出去了。

一路风雪,刘之衍一双大长腿,偏偏走得极慢,他等着应子清。

应子清不是不想走快,冻硬的雪很滑,她今日穿的乌皮靴,远不如运动鞋防滑。她怕摔个屁股蹲儿,先胆怯了几分,走着路畏手畏脚。

刘之衍看着她笑,朝她伸出手:“来,我带你走。”

“不行。”应子清匆忙扫了一圈周围,幸好下着雪,侍卫也不在这站岗,“被人看见,像什么话。”

要是被人看见堂堂太子,牵着一个女官走,后果可想而知。

刘之衍依旧伸着手,没有因为她的话而退让。

他从来不把别人的话当回事。

他盯着应子清,神色坚持,应子清眨了眨眼,拗不过,把手放了上去。

刘之衍稳稳地握着她,他的手掌温暖结实,让人安心。

好像被他传递了力量,应子清微微低着头,被他带着往前走。

再次路过那条佛像画廊似的走廊,应子清已经平常,倒是看多了,慢慢欣赏起起画师的画技,怒目金刚,慈眉善目的菩萨,那线条那色彩,画得真是绝美,多一笔嫌多,少一笔又觉得空。

进了门,应子清照例是往角落一藏,把刘之衍拱出去,他才是主角。

这日静宜苑还是那么熙攘拥挤,赵王妃带着刘驰骞也来了。

谢家的贵妇拘着谢凝荷,让她半跪坐在太后的脚踏。

谢凝荷一脸安静,看着没什么生气,没了平日里的活泼劲儿。

刘之衍进门,谢家的贵妇们眼神一亮。

傅太后招招手,叫刘之衍坐近点。

逮着这个机会,谢家的贵妇们妙语连珠,说了不少太子与谢凝荷小时候的事,把两人形容成青梅竹马,天生缘分。

康公公端茶进来,谢家贵妇推推谢凝荷,让她去接了送到太子面前,在刘之衍面前多表现表现。

谢凝荷神色恹恹的,不理不睬。

谢家贵妇叫不动,尴尬笑着:“这是姑娘大了,知道礼了。”

傅太后端起瓷白的茶碗,不言不语,冷嬷嬷得了她的示意,笑着叫大家留下来吃饭。

谢家的人见傅太后对婚事的态度,较之前冷淡许多,心里都打了突。不够沉稳的女眷,心情发沉,脸色也变难看了。

吃完饭,谢家人自觉留不住,知情识趣纷纷告退。

傅太后没有挽留,倒是开了金口,让谢凝荷在她这里多住几天。

谢家人口中称谢不止,知道这是给谢凝荷留颜面,小姑娘还是很招傅太后喜欢的。

谢家利用了太子的名声,好好地喧闹一阵,等谢言昭坐稳了位置,谢家很自觉,很快按下谢家女与太子联姻一事。自此以后,这条传言,迅速消失在街头巷尾,从此再无人提及。

谢家人退走,傅太后突然点了应子清的名。

应子清在旁边走神,一听傅太后叫她,吓了一跳,只得走到众人面前。

“你给哀家说说,如今东宫有哪些宫女女官,分别是什么模样性情,有什么擅长的。”傅太后看了眼刘之衍,就问她。

应子清不明所以,一一答了。

傅太后捻着佛珠,细细听着,期间一直拿余光看刘之衍。只见他脸色平平淡淡,喝茶的动作不疾不徐,不见一丝慌乱,像是不以为意。

傅太后听来听去,愣是挑不出一个和太子有猫腻的女子,秀气的眉心微蹙。

赵王妃在旁边听了许久,没闹明白傅太后这是打的什么哑谜,不由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