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ep3:二分时(9)
迪迪埃·博尚已经聚精会神地对着手里的表格看了几个小时了,即便再过几个小时,他说不定也会保持着目前的姿态。战争的结局是注定的,只要先有一方挑起全面冲突,东孟加拉地区的军事行动会比预料之中更快地结束,唯一需要考虑的仅仅是胜利者所承受的损失和失败者的盟友在无力回天时的立场。
他必须用类似的方式来保持思维的活跃,不然他就会被单调而乏味的工作彻底摧毁。长期保持着高度自主性的博尚结结实实地碰了一次钉子,他这一次对被锁在特定的岗位上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身份既是他的护身符也是限制他行动的枷锁,如果他不早些想出脱困的办法,昔日的法兰西绅士兼王牌飞行员将因为没能做出任何贡献而被其他同伴耻笑——而麦克尼尔是否会因此要求博尚日后完全服从自己的命令还有待观察。
以德军技术士官身份活动的博尚越来越沉迷于他的决战计划。每一条从前线传回的消息对他而言都有重要作用,他需要根据现状灵活地调整规划,以便在成千上万种路径之中找出一条最短、最安全的。和天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博尚并不会对战争的最终结果表示怀疑,他了解德印联军的空中力量相较巴基斯坦军队的优势,更清楚巴基斯坦空军将在全面战争开始之后毫无还手之力。
因此,他现在所做的这些无非是锦上添花,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但他仍然乐此不疲地琢磨各种战术,只为了自我满足并让自己的生活看上去充实一些。他不能接受自己以派不上用场的废物的身份继续面对其他同伴,纵使麦克尼尔愿意宽宏大量地像以前那样给他足够的自主权,他也不会接受竞争对手的施舍。
必须要争取到一个执行更多任务的机会。
东孟加拉地区的新变局为他创造了良机,孟加拉人的暂时失败出乎德印联军的意料,而并不愿意暴露自身的德军仍然藏在幕后。为了确保种种补给物资能够被及时送抵孟加拉人手中,指挥官们需要更详尽的计划,第9空降师的参谋部也变得更加忙碌起来。趁着这个机会,迪迪埃·博尚大胆地向着他认识的几名参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将其视为自己摆脱当前处境的机会。
“如果你想要来孟加拉和我会合,我倒是有个办法。”麦克尼尔出发之前,曾经认真地同博尚商讨过对策,“平时记得多在指挥部的参谋们面前表现自己,只要你的表现过于出色,他们很快就会注意到你。”
“这机会很难争取,我所在的岗位同他们的距离很远。”博尚随口抱怨了几句,但他在总体上同意麦克尼尔的想法,“不过,你说的也对。不管他们采取哪一种对策,我都可以暂时远离【工作】了。”
凭借着麦克尼尔的关系,博尚开始对症下药。想让自己的计划出现在指挥部众人的办公桌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参谋长洛赫中校本人看到计划,但博尚在基地内工作的地点离参谋部很远,而且他也没有跑去参谋部的理由。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继续等待许久,直到其中一名刚从边境地区返回的飞行员带来了同巴基斯坦地面防空火力有关的侦察结果之后,博尚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向上级推销自己想法的机会。
他的计划相当完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完善得过头了。利用德印联军的空军优势(主要是德军)对东孟加拉的敌人进行全方位打击和削弱,同时配合友军和孟加拉游击队灵活切割敌军的战线、粉碎敌军的有组织抵抗,要不了多久就能结束冲突。如果说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是令人恐惧的死神,那么空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新时代的骑兵——装甲兵肯定会有意见。
博尚无从得知他毕恭毕敬地呈递给洛赫中校的手稿是否被送到了巴赫中将的办公桌上,但他几乎可以肯定自己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没过几天他和另外几名平时工作认真负责的技术士官就接到了一项可以让他合理地跑去东孟加拉长期出差的任务——协助孟加拉人维护完全不成样子的【空军】。稍微想了想麦克尼尔被弄去孟加拉的前因后果之后,博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把德国人责怪了一番。这些人果然不靠谱。
出发之前,他又对着自己的计划认真琢磨了许久,试图找出其中的错误来。虽然巴赫中将、里希特少将和洛赫中校可能存在一些个人作风上的问题,这些人的军事素养应当是值得肯定的,至少他们的能力使得他们得以胜任第9空降师的领导岗位。这些人采纳他的计划,无所谓;不采纳,更没什么,他本就没指望在等级森严的德军之中凭着三言两语说服上级指挥官听从他的建议。
和自己的熟人们交代了一些重要事项后,博尚动身出发了。这样一来,整个团队之中只有岛田真司和舒勒还留守印度一侧,其余人员都已经把主战场转移到了孟加拉。为了整体安全和互相配合的效率考虑,也许舒勒和岛田真司也该早些前往孟加拉,但这个想法根本不现实——夏普敦公司没法以身涉险派人前往处于战乱之中的孟加拉地区从事些什么见鬼的【科学研究】。
先前大致了解麦克尼尔去向的博尚打扮成平民,混在一群白袍大斋会信徒们中间接近边境地带。这些所谓的【宗教信徒】让他很不舒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