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1 / 3)

王雪娇上辈子加这辈子都没点过煤炉,连别人是怎么生炉子的,都没见过。

“你行不行啊?”郑月珍满腹狐疑地看着她。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王雪娇卷起袖子,就要上。

被郑月珍拦住了,她从身上摘下护袖和围裙,给王雪娇套上:“戴好!刚换的衣服,别给我搞脏了!”

王雪娇右手拿着打火机,左手用火钳夹起蜂窝煤,放在打火机上面烧。

一直烧到打火机烫得捏不住,王雪娇才松了手,煤窝煤仅受皮外伤,灰黑色的外皮,只被烧出了一点点的白,连个火星子都没起。

“哎???这怎么回事啊?不是说现在的蜂窝煤都是一根火柴就能点的吗?”

“那种煤没有加黄泥,才能烧多久啊,一下子就没了。”郑月珍把手里一叠用来引火的旧报纸塞给王雪娇:“喏,你用一根火柴点着报纸,再用报纸点煤,也算一根火柴。”

行吧,没毛病。

郑月珍指导王雪娇把蜂窝煤稍稍拎起来一点,不要把下面的报纸压死,等一会儿,煤块就点着了。

引火成功后,郑月珍又教她怎么关风门,留多大的缝可以保住炉子不灭,又不会烧太快。

试验几次后,王雪娇充满自信的准备上岗了。

卤肉的准备比较省心,调料放对之后,只要火不灭,水不干,时候到了,就好吃。

晚上王雪娇委托在派出所值夜的同事帮她看着厨房的火,第二天早上她去检查成果,味道一点不差。

十点要去市局开会,她带着一饭盒的肉过去。

路过门岗的时候,王雪娇跳下车,大大方方走进去:“你好!”

老头正在看报纸,见王雪娇进来,只抬了抬眼睛,目光从镜片上方望向她:“登记。”

“好嘞!这盒是我做的卤肉,您要是不嫌弃,就留下添个菜。”王雪娇放下那盒肉。

老头怀疑地看着她:“送我的?”

“是呀,昨天要不是您帮我把自行车修好了,我妈能骂我二十年。”王雪娇笑道,她抬腕看了看表:“我得赶紧走了,再见。”

老头看看饭盒,又看看她一溜烟跑进办公楼的背影,板着的脸变得有些柔和,嘴角微微上扬。

会议内容是强调行动目标、遇到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案,然后就是分配值班时间,以及分配对讲机。

刘智勇特别强调:“这是特批才配发的,要爱护!小心点!不要弄坏了!”

王雪娇手里拿着砖头般的对讲机,掂了掂重量:“幸好是冬天,衣服穿得厚,不然这对讲机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放包里啊。”身旁一个男警察说,他拍了拍身边的小夹包。

王雪娇摇头:“你不怕被偷啊。”

她对九十年代治安的印象奇差,警察丢枪的都有,丢个对讲机完全不是问题。

开完会,晚班的回家补觉,早班的直接上岗。

根据安排,王雪娇负责盯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她踩着三轮车就去了。

到了地方,她给自己支了一个简易的塑料棚子,坐在棚子里又挡风又聚暖,真舒服。

到中午十一点,周围渐渐汇聚了同行,风有点大,但没人搭棚子。

排除他们有喜欢喝东南西北风的特殊癖好,那必然是有原因的。

大概率是为了在城管来的时候,可以飞快逃走。

王雪娇觉得自己这棚子也没毛病,大不了就扔这里不要了嘛,几块塑料布,才值几个钱,想没收就没收呗,反正这次的办案费是市局出钱。

十一点多,第一批食客开始出来觅食,是早上没课的大学生。

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特别是食物。

有人凑过来问卤肉的价格,王雪娇张口三十,把大学生们给惊呆了。

这会儿大学食堂一大碗牛肉拉面才一块七,虽然“牛肉”只是这碗面的名字,但面给得足,是男生都能吃饱的份量。

一份青椒土豆肉片一块钱,女生吃半份,再加个一毛钱的米饭就能饱。

三十块钱如果是在餐馆,倒也不是不行。

路边摊,三十块?!

味道再香,广大学子们也并不买账,纷纷绕道。

刚开始,王雪娇还很淡定,大不了把肉都带回去,自己吃。

中午的饭点到了,周围摊子特别热闹,最差最差,也有三四个人围着。

王雪娇这里空荡荡。

不行,太危险了,不知道这次行动要持续多久。

一个摊子,天天冷冷清清,还死赖着不走,太显眼。

王雪娇决定增加一个能展示厨艺,成本不高的快捷项目——炒饭炒面。

反正饭是现成的,肉和菜也都有,本来她准备用来炒面条浇头的锅,就征用做炒类了。

刚开始还是没有人,王雪娇便打开了保温桶,浓郁的卤肉香气顺风飘了半条街。

“这是什么味儿啊,好香。”

“卤猪蹄的味。”

“哪呢?”

……

有几个男生嘻嘻哈哈簇拥着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过来了,一个人夸张地抽了抽鼻子:“老大,这炒饭真香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