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改变航线(1 / 2)

其实大伙也都知道,若是想不起冲突,那人类舰队肯定是不能继续前进了,他们的意见分歧,主要在舰队什么时候改变航行的问题上。

一部分人认为,人类现在就应该按照之前观测确定好的预备目标,立刻进行转向,理由是越拖下去,双方距离越近,人类舰队也距离耐尔文明第二星域更近,因此也更危险。

耐尔文明说这儿是他们的第二星域,人类虽然不清楚耐尔文明有几个星域,但如果这话不是骗人的话,那只是有两个。

而星域之所以是星域,那必然是多个恒星系组成的一个范围。

耐尔文明都发展到将足迹遍布两个星域了,其拥有的力量估计不是人类可以比拟的。毕竟人类达到二级文明层次也没多久,还是个流浪型文明,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航行上,到如今人口也才1.4亿,完全没有达到一个文明该有的数量。

舰队数量也是如此,技术有了,但数量却没有到达一个正常二级文明该有的样子。

按照人类掌握的各种数据,人类的专家认为,一个正常的二级文明,人口怎么说也不可能只有区区百亿,若是按照人类的标准算,以母星为依托踏上星空后,在周围星域移民,虽说受环境限制,移民只能住在自己打造的基地里,但一个星系生活着三分之一母星人口数量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那么粗略的算一算,母星人口怎么也得有两百亿,发展到拥有几十颗恒星系基地的话,上下推算,怎么也不会少于两千亿,这还是保守估计。

倘若人类拥有两千亿人口,按照1:100这个很高军民比例算,就可以拥有20亿军人。按照人类自己的湖级战舰标准,一艘战舰需要五千名舰员,那这就是40万艘湖级战舰。

人类现在才一千二百艘湖级战舰,简直是绝望之差距。

所以这部人认为,一个正常发展起来踏上星空的文明,必然拥有庞大的个体生命数量,因此也会拥有人类无可匹敌的舰队数量,因此最好就是趁早掉头。

当然了,外星生命不能以人类数量去衡量,操作战舰的人手也会受到战斗AI智能程度影响,而舰队力量也会收到发展时间、建造成本、管理难度等等一些列因素影响,因此这只是个十分粗略的估计。

不止如此,因为太空空旷的原因,在各个星系之中居住的人必然存在很严重的信息滞后问题,特别是在这恒星稀疏的地方,信息以光速在两个恒星系之间传递,一来一回三十几年就过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军事力量的人或多或少滋生野心,因此太多的舰队数量,按照人类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最终可能会发展成一个个不同文化的国度,甚至相互之间爆发战争。

这个也是限制没有超光速通讯文明舰队数量的另一个因素。

人类本身发展不正常,乃是一个流浪型文明,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只能根据大数据模型推算。

总之这部分人认为,耐尔文明一定拥有远超人类数量的舰队。

至于另外一部分人的观点则认为,人类应该问清楚耐尔文明的星域范围之后,再开始下一步动作。

他们的理由是,如果不问清楚,很可能前往的下一个恒星系也是耐尔文明的所属领域。以人类现在的航行技术,兜转几次问题不大,但也架不住一直在星空中转悠找不到停靠恒星系啊。

毕竟还要留着物资与燃料预备各种突发情况呢,弄个不好多转几次导致燃料短缺,到时候可真要面临跟坤泰文明一样的局面了。

两种观点的人各执一词,一时间指挥中心人声鼎沸,颇有菜市场的意味。

“看来是要自己抉择了......”岳渊拄着下巴,将两种观点在心中权衡起来。

不过还不等他发话,众人之中却又出现了第三种观点,估计是看到双方争执不下,因此这部分人倒也干脆,直接建议人类立刻减速,然后原路返回到上一个恒星系。

算是一种折中方案。

但这个观点的支持者倒是不少,毕竟不管怎么看,这都是最稳妥的做法。最重要的是,人类刚从那里过来,明确知道那边很安全,没有外星人。

不过稳妥归稳妥,却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之前的恒星系,没有岩质行星,只有两颗气态行星,因此当初人类在哪里采集了一番氢元素作为燃料补充之后就离开了。

所以说是安全稳妥了,却也有物资短缺的潜在威胁。如果耐尔文明心怀鬼胎,搞不好被堵在那里,可就真不妙了。

至于说星空浩瀚没法堵路这样的话,那是想当然的认为舰队可以随意航行,可实际上却不行,至少在低级文明层次不行。

低级文明受限于航行技术,得依托恒星系作为驿站,因此星空中的一颗颗恒星,就是路。

航线和星图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的燃料还够多少次大的加减速?”思考了一会的岳渊看向一位负责物资燃料管理的舰员。

管理员沉默了一下便回答道:“大概八到十次全动力加减速,如果把生物圈飞船内的土、石、水、动植物都算上的话,还能多两次。”

听到这话,岳渊心中权衡了一小会,然后让科学官将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