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八十一章 借你人头(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许 1581 字 4天前

岑文本笑道:“你呀,聪明一世,关键时刻却犯了湖涂……太子仁厚,绝非欺世盗名,实乃本性如此,你站出来呼吁三法司会审‘毒害先帝’之事,乃是公正之举,也能替太子讨还清白,太子焉能对你不利?纵然旁人心生歹毒,太子也会阻拦。”

刘自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太子之仁厚绝非一是片刻,而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先帝怒斥其怯弱,妇人之仁,但是对于臣下来说这样一个皇帝却再好不过,纵使犯错也会得到宽恕。但凡雄才伟略之英主大多眼里不揉沙子,杀起人来眼睛都不眨,臣子日日惊惧唯恐行差踏错,动辄遭受灭顶之灾……

“若示好太子,又当如何?”

“流言肆虐,太子心中岂能不怒?且若放任流言蔓延,势必影响太子声威,可偏偏太子心性仁厚,不忍对那些遭受蛊惑之辈严苛处之,这时候谁能站出来替太子张目,处置那些传播流言、心思浮动之辈,太子或许嘴上责怪太过苛虐,但心里岂能不高看一眼?”

“景仁兄此言大善!”

刘自面上振奋,心底却鄙夷,当我是个傻子呢?

太子再是宽容仁厚,又岂能对阻止他登基之人全无芥蒂?固然不会直接予以报复,但日后一旦登基,将之投闲置散几乎不可避免。

晋王亦然……

不过一味的坐山观虎斗也不行,到头来只会被两家厌弃,无论是谁最终获胜,自己都落不下好。

他虚心请教:“依景仁兄之间,太子与晋王,谁能成就大业?”

岑文本哪里会上他的当?澹然道:“吾身染重疾,怕是命不久矣,家中子侄多已长大成人,自有前程,故而对于朝中之事早已不萦于怀、听之任之而已,无论是谁当皇帝,说到底也都是先帝之子嗣,身为人臣竭力效忠即可。”

刘自恨得牙根痒痒,你自己说的光风霁月,又为何撺掇我择选其一?

不过自身不甘仕途就此终止,与早已准备致仕的岑文本确实立场不同,优游林泉之下自然可以无视皇权更迭,无论是谁当了皇帝都得念及当年功劳对岑文本多加抚恤,可自己身在朝堂,难免身不由己。

仔细斟酌一番,前前后后思量个通透,这才一口将杯中茶水饮尽,一抹嘴巴,起身道:“正如景仁兄所言,吾等身为人臣,自当忠于职守,誓死效忠,纵然刀斧加身、性命不保,亦不能坠了这份可鉴日月的忠诚之心!那些心思叵测之辈妄图颠覆帝国正朔,吾绝不答应!”

岑文本目光幽幽的看着一身正气的刘自,颔首笑道:“正该如此!贤弟忠贞不贰、一腔热忱,实为吾辈臣子之典范,天下宦吏若能以之为表率,何愁盛世不能延续千秋万载?往后吾虽致仕,不问朝中之事,但子侄不堪,还请贤弟多加教导。”

刘自大喜,这是对方认可自己,且愿意以之政治资源全力支持自己,来换取自己对岑家子侄仕途之扶持……

岑家子侄当中,最有出息的应当是书院学子岑长倩,此子不仅聪慧敏捷,且性情刚烈、杀伐决断,乃可造之材,就连素来以栽培年轻官员着称的房俊对对其另眼相看,注定前程无量。

这样的年轻人自己找都找不到,如今联系在一起,岂不正合心意?

向岑文本抬手施礼,而后起身,大步走出去。

现在要做的,便是寻找一个正在妄议晋王那份檄文的倒霉鬼,拿他开刀,作为自己在太子殿下面前的进身之阶。

……

“大殓”是一个极其盛大的仪式,因为太子要当众宣读祭文且接受百官朝拜,自此定下君臣名分,待到将先帝灵柩送往陵寝之后便即登基,所以几乎等于“小登基”,意义极为重要。

不仅礼部、宗正寺几乎全员出动,朝中不少官员也在前夜逗留宫中,筹备诸多事宜。

武德殿作为皇帝寝宫,自是房舍众多,内侍、宫人将各间房舍收拾一番,供官员歇息睡觉。只不过眼下右侯卫杀入长安城正与东宫六率激战于太极宫外,这些官员哪里睡得着?纷纷俱在偏殿之内相互打探局势变化的消息,也彼此交流一些意见,窃窃私语,全无睡意。

刘自穿着一身官服,大步走出来的目光便从聚集在一处的数十名官员身上掠过,目光灼灼的寻找一个适合“开刀问罪”之人,以之向太子殿下示好,表达自己忠于太子的立场。

原本头捧着头窃窃私语的官员们发现身边人逐渐安静,抬头一看,便见到刘自目光灼灼、杀气腾腾,具是心中一惊,赶紧闭上嘴巴,纷纷起身施礼。

太极宫内,太子就在不远处的寝殿,在此讨论晋王手中的“遗诏”以及檄文内容着实不妥,万一被太子听去没法解释……

刘自板着脸,不怒自威,执掌御史台多年的他身上早已浸染着那种严厉刻薄的气度,好似一头择人而噬的虎豹一般目露凶光,吓得一众官员心里打鼓,不知这位意欲何为。

目光在人群当中转了一圈,刘自抬起手指着其中一人,冷声道:“李义府,出来说话!”

人群当中的李义府心里“咯噔”一下,却也不敢怠慢,赶紧排众而出,躬身施礼:“下官李义府,不知侍中有何吩咐?”

饭团探书

人的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