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袁绍想搞事(1 / 2)

就在马骥与麾下众文武在洛阳城内庆祝新春佳节的时候。

袁绍派遣使者踏上了联合关东诸侯的路程。

使者们身负重任,怀揣着袁绍的密信和决心,穿梭于各大诸侯之间。

他们的行程漫长而艰辛,跨越山川河流,历经风雨兼程。

每到一处,使者们都要面对诸侯们的猜疑和考验。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向诸侯们阐述袁绍的意图和计划,劝说他们加入讨伐当朝太师马骥的行列。

诸侯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欣然响应,有的犹豫不决,还有的则心怀叵测。

使者们需要耐心地与他们交涉,化解疑虑,争取他们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使者们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出色的外交手段。

特别是前往联络孙坚和袁术的使者,遭遇了有生以来最大的奇耻大辱。

孙策如今新婚燕尔,正是与自己新婚妻子如胶似漆的时候。心中对护国太师马骥更是感恩戴德,恨不得以死来报马骥恩情。

见有人竟然臭不要脸的来联合自己父亲讨伐恩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对着使者就是一顿狠抽。最后将他割其耳鼻,放下狠话:我荆州誓与护国太师休戚与共,共同进退。

而袁术更加干脆,直接将使者五马分尸了。特娘的,老子要战马的时候没见你袁绍给过一根马毛。现在用到我了,你想起我这个兄弟了。那马骥是这么好对付的吗?傻缺!

虽然在孙坚和袁术那里遭遇了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但经过使者们的一番努力,还是越来越多的关东诸侯被袁绍的号召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出兵相助。

他们迅速汇聚在一起,组成了庞大的联军,声势浩大。袁绍的使者们成功地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为即将到来的讨伐之战奠定了基础。

诸侯们秣马厉兵,准备与当朝太师马骥一决高下。战鼓喧天,旌旗飘扬,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公元191年的春天,阳光明媚,草长莺飞。

关东地区的各路诸侯们时隔一年后再度齐聚酸枣之地。这些诸侯来自四面八方,身份显赫且实力不凡。

首先引人注目的便是青州刺史袁绍,他威震天下,声名远扬;广陵太守张超也是一方豪杰,手握重兵;徐州刺史陶谦以仁义着称,深得民心;北海太守孔融乃是当世名士,才华横溢;山阳太守袁遗则出身名门望族,权势滔天;扬州刺史刘繇、汉中太守张鲁和益州刺史刘焉等人也都是雄霸一方的巨头。

这些诸侯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文臣武将前来赴会,他们的军队规模庞大,有的三五万人,有的甚至多达十余万之众。所有兵马加起来竟然超过了六十万之巨!如此雄壮的兵力,让人不禁为之震撼,于是他们自称为“百万大军”。

然而,就在众诸侯会盟之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唯独缺少了兖州刺史曹操的身影。

众人闻言,顿时一片哗然,愤怒之声此起彼伏。他们对曹操的背信弃义行径展开了猛烈抨击,斥责其行为简直就是对其他诸侯的莫大侮辱和轻视。一时之间,现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群情激愤如潮涌般难以平息。

人群之中,有的人义愤填膺地指责曹操故意拖延时间迟迟不到,显然居心叵测;更有甚者大胆揣测道:“难道说曹操早已暗中与那护国太师马骥相互勾结?此次缺席莫非正是他叛国投敌的暗号不成!”

这样的言论一出,犹如火上浇油,使得原本就混乱不堪的局面愈发失控起来。

在场众人情绪激动异常,议论纷纷、喧嚣不止。有些性急之人甚至开始破口大骂,将曹操骂得狗血淋头,仿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宣泄心中的愤恨与不满。整个场面变得越发混乱嘈杂,而这一切皆因曹操的背信弃义所引发。

然而,他们仿佛忘记了还有一位身为后将军交趾太守的袁术也未曾会盟。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袁术是袁绍的兄弟,香火之情还是要顾念的。因此众诸侯象征性的将袁术忽略了,柿子当然是捡软的捏。

众诸侯发出讨马骥檄文曰:

绍等以大义布于天下:

护国太师马骥,身为汉臣世食汉禄。竟不思以身报国,强干朝政,视天下氏族如无物。欺天罔地,欺凌幼主;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说白了就是没有罪名,罗织罪名而已。)

马骥闻听关东诸侯竟然来讨伐自己,哈哈长笑几声,立刻召集麾下众文武前来商议破敌之策。

“如今关东诸侯以袁绍为首,率兵百万造反,前来讨伐我等。不知诸位有何妙计破之?”豪华巨大的议事厅内,马骥高坐首位笑呵呵的问道。

马骥话音刚落,吕布率先站出,他高大威猛,手持方天画戟,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言辞恳切道:“启禀主公,末将自投主公以来,寸功未立,空享侯爵之位。心实惶恐之至,布欲为主公开疆拓土久矣!此关东之敌交于末将,必破之!”

张飞也不甘示弱,他声如洪钟,咆哮道:“启禀主公,俺张飞愿率一军,杀他个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