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贫疾困乡途尚远,仁心众志助归田。(1 / 3)

原以为村里工作已然踏上正轨,岂料一场猝不及防的会议——脱贫攻坚大会,击碎了我的乐观预期。众多与会者济济一堂,共商如何更进一步推动脱贫工作收获更大硕果。

就在工作人员们开始一丝不苟、仔仔细细地梳理起与之相关的各类繁杂资料时,一桩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竟宛如一块巨石投入湖中一般,渐渐地从那看似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浮现而出——原来啊,在那个向来给人以宁静平和之感的青山村中,居然还存在着数量颇为可观的疾病残障人士正苦苦挣扎于生活的重重困境当中!会上,领导详细通报各个村的脱贫进度与现存问题。

这些不幸的人们,或是因为自身肢体上存在着难以弥补的缺憾,又或是长期遭受着各种病痛无情的折磨与摧残,致使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如同其他身体健康的普通人那样正常地投身于劳动生产活动之中。如此一来,家庭所承受的经济压力便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而他们自身的生活品质更是因此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冲击与影响。

会议结束后,我心急如焚地踏上归程,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往青三村。当双脚踏上那条无比熟悉的村道时,往昔心中满满的成就感却不知何时已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深深的忧虑涌上心头。

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脑海里不断浮现着村里那些贫困家庭的艰难处境。首先,我来到了老赵家门前。还未进门,便听到屋内传来阵阵咳嗽声和沉重的叹息声。推开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躺在床上因中风而瘫痪多年的老赵。他面容憔悴,身体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身旁的妻子正忙碌地照料着他,由于要全心全意地照顾丈夫,她根本无暇外出劳作,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全压在了那几亩贫瘠的薄田之上。微薄的收成连维持基本生计都困难重重,更别提供孩子上学读书了。

老赵见到我来了,黯淡无光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被无尽的苦涩所淹没。他费力地抬起头,用充满期盼的眼神望着我,似乎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我快步走到床边,紧紧握住他那双粗糙且布满皱纹的手,轻声安慰道:“老赵啊,别担心,咱们一定能想到办法度过这个难关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马不停蹄地又走访了好几户人家。每走进一家,看到那破旧不堪的房屋、家徒四壁的景象以及人们脸上那无助而又愁苦的神情,我的心情就愈发沉重起来,仿佛有千斤重担狠狠地压在了我的心头,让我有些喘不过气。

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村委会时,早已等候在此的村两委成员们立刻围拢过来。大家的面色也都十分凝重,显然他们已经从我的表情中猜到了这次走访的结果并不乐观。没有过多的寒暄,我们迅速展开了一场紧急商讨会议。

经过一场旷日持久、唇枪舌剑般激烈的讨论之后,众人终于在观点上取得了统一,达成了一致意见: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便是对这些贫困家庭展开一次全新的、全方位并且深度的评估工作,以此来切实了解他们真实而具体的需求所在。而且,还需要依据每一个家庭各自迥异的状况和特点,精心地为其量身打造一套极具针对性与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首先要着手实施的第一步,就是主动出击,与镇上那支经验丰富、专业素养过硬的医疗团队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诚挚地邀请他们可以不辞辛劳,定期来到村子里组织举办义诊活动。借助这种形式,可以细致入微地对这些贫困家庭成员们的身体状况进行详尽的检查。如此一来,那些隐藏在深处的潜在疾病便能被及早地察觉出来,同时也能针对所发现的病症给出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以及预防措施。相信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定能够卓有成效地改善这些家庭一直以来所面临的健康难题,让他们逐渐摆脱病痛的折磨。

我立刻着手安排与镇上医疗团队对接之事。清晨,我便踏上前往镇里的路,阳光洒在身上,却无心欣赏。到了镇卫生院,我找到医疗团队的负责人李医生,向他详细诉说了青三村疾病残障人员的困境:“李医生,我们村有好多这样的家庭,他们饱受疾病困扰,却因种种限制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您的团队经验丰富,若能定期到村里义诊,那对他们来说就是希望啊。”李医生面露难色,提到团队人手紧张,且下乡设备运输不便。我急忙说道:“李医生,我们村会组织志愿者帮忙搬运设备,也能在义诊时协助你们维持秩序、登记信息。只要能让村民们得到救治,我们什么都愿意做。”李医生被我的诚意打动,最终同意每周安排部分医生到村里义诊。

回到村里,我召集村民们开会,宣布这个好消息。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期待,有感激。我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但只要开始了,就离目标更近了一步,我一定要带着这些村民走出困境,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青山村真正成为健康、富裕的新农村。

义诊活动的日子逐渐临近,我作为组织者,忙得不可开交。首先是场地的安排,我与村两委商议后,决定将村里的文化广场作为义诊地点,这里空间开阔,便于村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