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会在成型后不断虹吸周围的所有资源。
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不断虹吸周围的青壮年劳动力,也就是吸引劳动人口。当超级都市在政策支持下成型的时候,它就会不受控制的对外扩张。
先是吸引周围的人口,毕竟在超级都市里打工要远远比在乡下种地要赚得多。
而这种虹吸人口的特性,让周围区域的乡村经济瓦解。毕竟农业生产是需要青壮年劳动力来维持的,这点就算是进入机械化农业生产也一样。
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这种新兴事物也可能是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但这些乡村经济的潜力人口被超级大都市虹吸走后,乡村经济的未来就已经没有了。这些区域会被渐渐扩张的超级大都市所吞并,从农田变成城市高楼大厦。
超级都市的扩张底层逻辑就是:它本身存在就是矛盾的,对于人口的需求和它能容纳人口的能力是矛盾的。
超级大都市每一寸土地都是昂贵的,这个根本逻辑是它所虹吸的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超级楼房,用高度人为的在原本土地面积上超载提供居住空间。
而这种向天空获取居住空间的做法,让原本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其所能容纳的人口超载千倍万倍。
大城市病就是来源于这些过量超载的人口,道路拥堵、噪音问题、居住空间狭窄等等问题。
超载人口就意味着原本无伤大雅的细小问题会无限放大,因为缓冲区被这些超载的人口挤压殆尽。
为了缓解这种土地容纳人口超载的问题,超级都市必然会向外扩张。用扩张来缓解过量人口对于土地的需求,让城市所能容纳人口的上限提高。
一旦开始这种扩张,就不会停滞下来。这种方式单纯治标不治本,反而给矛盾爆发蓄能。
越来越大的超级都市,会进一步向外辐射其影响力。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随着人口的增多进一步加速超级都市的扩张。
这是一个死循环,不会停下来的。
巨量的人口带来巨量的消费、巨量的消费也带来巨量的税收、财富、机会等等等,可以说超级大都市的扩张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愿望。
这种繁荣的景象是建立在超载土地人口之上的,所有东西在这种超级大都市中都会变得昂贵的原因就在于此。
物以稀为贵,超载的人口就能够让商品变的稀缺。供需关系人为的需求端大于供求端,这种关系就算超级都市扩张都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些超级都市并不会对任何外来者表示友好,它们看重的是廉价劳动力。将乡村经济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变成超级大都市扩张的廉价劳动力,利用剪刀差在它们身上获取廉价劳动力但让它们在超级大都市高额消费。
当这些廉价劳动力不再是青壮年时,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淘汰的人口不足以在超高额消费的超级大都市生存,不说小康连生存都是问题。
在超级大都市中生存和在乡村中生存是两个概念,乡村经济能够保证生存的需要,而超级大都市中这种生存上的需要来自于消费,来自于购买必需品。
城市人口无法做到自给自足,但农村人口可以。
这种超级大都市的扩张也创造了新的需求新的阶级,最特殊的是新地主阶级。
当超载人口时,那些拥有房产的人口甚至不需要劳动就能够通过租金来让自己小康甚至富裕。这取决于手中到底有几套房产和不动产所在地块,越是繁华的地段租金越高。
所以当超级大都市扩张的时候,这些新地主阶级的不动产越是升值,毕竟城市所容纳的人口越来越多。
所以当那些外来人口在城市中落脚的时候,他们也能够通过购买超级大都市郊区不动产,在扩张过程中城市郊区变市区、市区变成新的市中心。
他们甚至只需要等待城市的扩张就能够完成自己的阶级跃迁变成新地主阶级。
所以超级大都市的扩张符合所有人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当下看来是这样的。
但罗西亚领负责人卢老爹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骗局。一种市场经济下利用所有人欲望,自发推进下去的庞氏骗局。
超载人口确实能够带来巨量的消费。
底层逻辑是建立在消费端上的,快速的用钱去换取商品从而保持经济活力。
一个超级大都市一天所消耗的必需品是海量的,电力和水资源能够由政府牵头提供公共服务但剩下的却只能交给市场。
米、面、盐、粮油等耐储存品还能进行大规模战略应急储备,但是肉类、蔬菜等时效性短保鲜要求高的必需品却只能依靠源源不断的外部输入。
超级大都市所能够创造和提供的东西,不包含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产出品,但是个人就离不开第一产业。
农业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连这点都不能够保障就别谈后续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