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普天同庆、万民欢腾的日子里,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八年抗战胜利所带来的巨大喜悦之中。而就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欢乐的时刻,五十一岁的徐悲鸿先生与温婉娴淑的廖静文女士,决定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共同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他们的婚礼选址在了美丽的山城重庆,这座城市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与人们的悲欢离合。婚礼现场布置得美轮美奂,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亲朋好友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婚礼有幸邀请到了郭沫若和沈钧儒这两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巨匠来担任证婚人。郭沫若先生以其雄浑奔放的文笔和深邃独到的思想,享誉文坛;沈钧儒先生则凭借其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深受世人敬仰。能够得到他们二位的亲自见证,无疑让徐悲鸿和廖静文的爱情显得更加珍贵和庄重。
当郭老和沈老站在台上,郑重地宣读证婚词时,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静静地聆听着那饱含深情与祝福的话语。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唯有爱情与艺术在此交融,绽放出绚烂夺目的光芒。
徐悲鸿先生作为一代绘画大师,他的作品早已蜚声海内外;廖静文女士亦是才华出众,温柔善良。两人因艺术结缘,相互欣赏,彼此扶持,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结合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归宿,更是艺术界的一段佳话。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徐悲鸿与廖静文紧紧相拥,脸上洋溢着无比幸福的笑容。从此,他们将并肩同行,用爱去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1946 年的盛夏,骄阳似火,整个大地仿佛都被热浪所笼罩着。就在这样一个酷热难耐的季节里,徐悲鸿夫妇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旅程——从重庆返回南京。
这一切都得益于李济深先生的热心相助,他为徐悲鸿夫妇弄到了两张极其珍贵的船票。要知道,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张船票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难求。
然而,正当夫妻俩满心欢喜地准备踏上归途时,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徐悲鸿多年来精心收藏的 40 箱书画作品如何运输?这些书画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品,特别是那幅被徐悲鸿视为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更是重中之重。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徐悲鸿夫妇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这幅珍贵的画卷以及其他一些同样珍贵的书画作品仔细地装入特制的画箱之中,并决定亲自携带这些宝贝同行。毕竟,对于徐悲鸿来说,这些书画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他一生心血的凝聚。
终于到了登船的日子,徐悲鸿和廖静文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码头。人群熙熙攘攘,喧闹声此起彼伏。尽管周围环境嘈杂不堪,但徐悲鸿夫妇的心始终牵挂着那些装着书画作品的画箱。
当他们顺利登上船后,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可谁知船员却告知他们由于船只已经超重,画箱无法上船。听到这个消息,徐悲鸿犹如五雷轰顶,瞬间脸色煞白。他瞪大双眼,死死地盯着那些画箱,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助。
“不行!如果画箱不能上船,我也绝不会离开!”徐悲鸿斩钉截铁地说道,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无比坚定的决心。一旁的廖静文也焦急万分,她深知这些书画作品对丈夫意味着什么,如果失去它们,徐悲鸿恐怕会痛不欲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着开船的时刻越来越近,徐悲鸿的心情愈发沉重。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出现了。一位徐悲鸿认识的船上管理人员偶然路过此地,了解情况后,他二话不说便主动帮忙协调解决。最终,在这位好心人的努力下,画箱成功被装上了轮船。
随着一声悠扬的汽笛声响起,轮船缓缓驶离港口,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徐悲鸿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重庆,心中感慨万千。而此时,那装有《八十七神仙卷》等珍贵书画作品的画箱正静静地躺在船舱里,陪伴着他们一同穿越壮丽的三峡,向着南京进发。
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南京,才华横溢的徐悲鸿收到了来自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诚意满满的聘请书。这一邀请对于徐悲鸿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对他卓越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不久之后,徐悲鸿便携同夫人踏上了前往北平的旅途。他们一路风尘仆仆,先是经过繁华热闹的大上海,然后继续北上。当他们行至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时,又辗转乘坐火车,向着心中向往已久的北平进发。终于,在 1948 年那个阳光明媚的 8 月,徐悲鸿顺利抵达北平,正式就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一职。
而就在这一年,一件令艺术界瞩目的大事发生了——徐悲鸿在北平精心地将珍藏已久的《八十七神仙卷》重新装裱。这幅画卷堪称稀世珍宝,其艺术价值无可估量。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幅画作的珍贵之处,徐悲鸿特地请来当时画坛两位巨匠张大千和谢稚柳先生为此卷撰写跋文。
张大千和谢稚柳先生在仔细品鉴过《八十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