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没见着小灶,出了门查看才发现茅草屋旁边放了几块烧制泥胚垒起的灶。灶里烟火已灭,想来林奕怕是在茅草屋里烧火会把屋子点燃。
尹航在林奕的门口留了些钱,那是他从家伙斗子里掏出的做工活的一些积蓄。又托村口的李伯去县里请个老大夫过来为茅草屋的老人家看看病。
李伯对尹航的行为有些疑惑,问他缘何要帮那少年,尹航便道:“我近来想再收个徒弟,与那林奕见过一面,觉得有缘。”
李伯连呼奇怪,尹航一问,便把那少年的事同尹航细细说了。
少年是半年前来到菏择乡的,和他同行的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两人深居简出,寻常不怎么出门。老婆婆平日接一些绣活,虽然出工慢,质量却极好。村里的人也乐意让老婆婆做。
赵四娘原本想让大女儿拜老婆婆做师傅学女红,有了好技艺将来在夫家也能过得好。
可老婆婆不收徒。
她带着的少年村里人也见过,五官不差,就是一双眼睛,本来眼白就多,看人又总是毫无感情,让人心里毛毛的渗得慌。
前不久老婆婆得了风热,老人身子骨本就弱,这一病牵动其他病症,半个多月也没见起色。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拮据。初始还有好心的捐了点银钱给老婆婆买药,后来便不再提了。谁家的银两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人到天命,又非亲人,便随她去罢。少年便四处去寻找能吃的野味去卖,挣得银两给老婆婆治病。
曾有次,村里的猎人捡了只兔子回去,路上被少年堵住,少年扑上去就厮打,等里正赶过来询问,才知那兔子是少年做了套捉住的,那笼便是证明。
猎人身上被弄伤好几道,奈何理亏在前,只得把少年放走,道歉却是没有的。
这少年目光渗人,人又凶狠,在村里名声一传,便是个无父无母无教养的野孩子,被长辈叮嘱家中小孩不可接近一类。
“说来他也可怜,不过十三岁年纪。若是那老人家去了,有罗师傅教导,也是他的福份了。”李伯感叹道。这么一想,罗征也是无父无母,莫不是同病相怜,所以才想收那少年为徒?
听说罗师傅要收林奕作徒弟,赵四娘把洗碗水往沟里一倒,揪着小六又是一通数落。直把小六骂得哭鼻子抹泪,保证不再和那几个小孩玩耍,方把小六放出门。
至于小六左耳进右耳出,转眼就把话忘个干净又跟着玩去,自是不会告诉赵四娘的。
小六他爹把旱烟杆子在木桌上抖了抖,道:“好好的又骂他干什么?”
赵四娘哼了一声,不满道:“前两年我让罗师傅收小六作徒弟,那时罗师傅说小六还小。结果呢,他要收那背时鬼作徒弟了!肯定是记着那天在池塘小六推人的事了。不然怎么不要小六,要那背时鬼做徒弟?!”
小六他爹吧嗒几口旱烟,“说什么背时鬼的。你先前还想让林大娘教彩双女工。”
“这不是没教嘛!”
小六他爹沉思道:“说来小六会掉进水里去……那池塘是由枯桃河水分流成的,别不是那红衣女鬼在那边找不到替死鬼,就潜到池塘去了?”
赵四娘呸呸呸几声,“我跟你说东,你跟我说西,鸡跟鸭讲说不清!那小孩沾谁谁倒霉!现在还把林大娘害得病成那样,可不就是背时鬼!不行,我得和罗师傅说说去。”提了两篮子蔬菜瓜果,一路去了罗征家。
罗征是个远近闻名的匠人,有手艺有银子,住家的房子自然比一般的穷苦人家要好。青白墙上盖着青瓦片,木窗上刻着精致的窗花,门前种着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下开着五颜六色的草花。
赵四娘最羡慕那木窗,有花有鱼看着漂亮得紧,可惜这手艺价钱高,她一介村妇又不是那些富商官家,没这个钱。也就罗师傅这样细致耐心的人才有空给自家装饰了。
敲了会门无人应答,赵四娘等了等,见着梧桐树下有个人影,定睛一看,却是林奕。
赵四娘翻了个白眼,当没看见,一屁股坐在门口,等着罗师傅回来。
约莫一盏茶功夫,那身着浅蓝色长衫的人施施然走了过来。
赵四娘笑容可掬,拎着篮子凑上去,道是上次救了小六的谢礼。
篮子里堆着几个黄瓜并红薯藤和南瓜花,用绣着赵四娘名字的蓝花布盖着。
几番推辞,尹航收下了。
赵四娘话音一转,“罗师傅啊,你看,小六刚满十岁时我让他拜你做师傅,你说他还小,现在他都十三了,够年龄了吧!”
尹航眨眨眼,在脑海里搜寻小六要拜师的记忆,余光见着树下站着的林奕,道:“工匠活记需得心宽气和有耐心,小六怕是……”
“哎――这耐性都是得磨一磨才学的来,我家小六聪明听话,不像有些小孩脾气古怪,很容易出大问题的!”
赵四娘斜了眼林奕,分明指的便是其孤僻性格。
尹航礼貌性笑笑,“救人的谢礼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