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退敌(1 / 2)

风起长空 破浪挂帆 1056 字 24天前

这一天,长安城外前赵人马整齐肃立,但并没有立即发动攻击。

守军只看到一辆挂满铁甲的马车被人推着走向城墙,离城墙十几米远时停了下来。刘胤清晰而宏亮的声音从车上的孔隙中传向城墙上的士兵,石生急令放箭,箭矢都被层层铁甲挡住,连躲在车后的推车人也毫发无损,刘胤从容不迫的声音继续传向守军。

其大意是历数石虎罪恶,说得大义凛然,号召军士们放下武器,重投前赵,并对当初自己弃守长安作了辩解和检讨,还以忠君爱国的思想引导守军倒戈。再动之以情,说不愿昔日的战友同胞自相残杀等等。

一时间,城墙上寂静无声,谁没有一点家国情怀,当初前赵军士大都迫于石虎的威压而投敌,此刻大军当前,被刘胤一劝,都有些动摇,再无先前的斗志。

关键时刻,蒋英和辛恕站了出来,他们接受了后赵的高官和封赏,再无回头路可走。他们大声喝骂刘胤残杀忠良胡勋,自己却贪生怕死,弃城而逃,留下士兵们替自己挡刀,跟着混绝没有好下场。可谓句句诛心,直戳刘胤的要害,士兵们如梦方醒,又觉得蒋英说的在理,同时由于他们两人的喝叱,再也听不见刘胤的声音。

刘胤退后,再次指挥士兵强攻长安,虽然此番攻心战被两名叛将破坏,但多少有些成绩,而守军超过一半是前赵降兵和新兵,攻方的节奏在加快,而守军的节奏变慢了,每个底层的士兵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他们在作战的同时也开始思索,自己该为谁卖命?

石生着急了,他看出事情不对劲,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但此刻绝对不能用强,否则会激起兵变,他只好命令洛阳来的嫡系尽力防守,而自己则四处安抚士兵,蒋英和辛恕也命令自己的嫡系坚守一线,作出表率。

形势岌岌可危之际,忽然从东面的霸陵方向,烟尘滚滚,原来是石虎派石聪作先锋。率五千骑兵先行赶到支援,他们从后面攻击刘胤的后卫军,攻城部队的节奏慢了下来,城墙上的守军开始欢呼,士气高涨。

刘胤迅速作出了调整,他让士兵们暂缓攻城,只是守住城门口,防止长安城内士兵冲出策应援军,而将大部队调转方向,试图对石聪的五千援兵形成包抄之势,先解决援兵,再图攻城。

形势顿时急转直下,不得不说,刘胤还有一定指挥才能,很快将援兵包围起来,正准备进行穿插分割予以消灭时,远处的东方又是一片人马如黑色浪潮席卷过来,石虎亲率的大军终于赶到了!即将对刘胤部队形成反包围之势。

刘胤一看势头不对,立即让士兵们撤往义渠,并安排骑兵交替断后,而石虎的大军一路奔波,已经是人困马乏,见长安之围已解,立刻安排驻地扎营,整休部队,并派出斥侯警戒。

石生见石虎兵到,立马迎出城外,并向石虎禀告了此次长安历险的经过,石虎闻言,对蒋英、辛恕两人大加赞赏,也庆幸自己来得及时,不然长安必然失守。

此番西征,石虎已下定决心要灭了前赵余孽,因此他并不着急,一方面在长安整休军队,一方派人侦查刘胤大军的动向。

很快,探子回报刘胤驻防在义渠,试图纠集各部胡人和凉州张茂,靠着秦州多山地,死保上邽,割据一方。

石虎立即召开众将议战,在会上,石虎环视众将,询问:“在场诸位,谁是义渠人?”

当即,有三名长安守将越众而出,自称是义渠人,原来义渠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羌族的一个分支,能到长安当上将军的,多是当地的豪杰或贵族,在百姓中颇有影响力,且熟悉当地地理人情,而义渠人又以游牧为主。几乎全民皆兵,石虎当时就给了他们一个立功机会。让他们各自潜回家乡,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组织人手接近刘胤,伺机策应石虎大军,一举击溃刘胤大军。

大约半个月后,石虎估计那三名将领已经返回义渠投靠了刘胤,当下就带领四万人马杀奔义渠。

石虎率领四万大军逼近义渠,却按兵不动。他一面命人继续打探刘胤的动静,一面等待着那三名义渠将领的消息。

数日后,石虎收到密报,得知刘胤在义渠当地又征招近二千名善于骑射的新兵。他嘴角微扬,知道策反之计已然奏效。

此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报告刘胤大营有所异动。石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大手一挥,下令全军出击。

刹那间,鼓声如雷,旌旗蔽日,石虎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刘胤的营地。原本寂静的旷野被喊杀声撕裂,战火瞬间点燃了整个义渠大地。

刘胤早就派出斥候警戒、当石虎率军到两里路远时、刘胤早已列好骑兵队形严阵以待。短暂的对峙之后,双方的骑兵同时向前冲杀,双方军队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场上尘土飞扬,刀光剑影交错,鲜血四溅。

石虎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接连砍杀数名敌军。他的威猛表现激励着身后的士兵们,使他们更加勇往直前。

刘胤则指挥着自己的骑兵队伍,灵活地穿梭于敌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