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互为依靠(1 / 2)

风起长空 破浪挂帆 1430 字 24天前

冉闵命军士把来使带上,来使恭敬施礼后,呈上了石虎的亲笔信。

冉闵展信一阅,大意是久闻冉闵威名,是汉人中少见的英雄,不畏刘氏强权,敢于与汉天王靳准一起反抗刘氏禽兽皇朝,重立圣人道德纲常,大多溢美之词,石某十分佩服等等。再就是历数刘曜的罪恶,说他从长安招的胡人士兵,以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为激励手段,入关后对老百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现在刘曜窃据神器,荣登大宝,实在是老百姓的祸事,是豺狼当道,大将军石勒不服刘曜,愿替天行道,兴兵讨伐刘曜。不日前与刘曜平阳一战,因兵少粮缺,首战失利,被困于京城。今见冉闵雄踞建州,愿与之交好,共同进退,一起对付刘曜,并说如果冉闵愿意的话,即刻便拜冉闵为安国大将军,随后冉闵便可在石氏政权中占有一席之地。

冉闵看完,把信交给了徐长风,并让军士将来使先带下去安歇,稍后再回信与石虎。

徐长风看完了石虎的来信说道:“将军,石虎此人残暴不仁,如果我们跟他合作,恐怕是与虎谋皮,会引火烧身。”徐长风担忧地说道。

冉闵沉思片刻,说道:“军师,我也知道石虎并非善类,但如今局势动荡,建州如一片孤岛,势难久守,我们独木难支,需要寻找有力的盟友。石虎虽恶,但他与刘曜有仇隙,此时与他结盟,或许有助于我们对抗刘曜。”

徐长风点点头,说道:“将军所言甚是。只是这石虎和石勒都野心勃勃,我们需得小心应对,以免被他利用。”

冉闵笑道:“我自然明白。此事还需仔细计议,待我思考一番再做决定。”

当即,冉闵召集众将商议对策。经过一番讨论,众人决定暂时与石虎结盟,但同时保持警惕,不完全信任石虎。

于是,冉闵叫军士把来使喊来,回信与了石虎知哓,转达了自己的意思。石虎大喜,当即就表示与冉闵结盟,并遣人送来以石勒印章颁发的任命文书和将军服饰及一些礼品,任命冉闵为安国大将军,拥有相当大的军事自决权。随后又征询冉闵当下该如何应对刘曜。

刘曜率军围困石虎于京城,并未强攻。原因有几个。第一京城是除了长安和洛阳之外,最难攻克的城市之一,城墙宽厚高大,想强攻下来必定损失惨重。第二石虎目前还有三万多人马,凶狠强悍,把他们逼急了后果难料,皇宫绝对会有所损坏,他不想接手京城时是一片废墟,第三他正派人出使石勒,希望借皇权正统,让石勒能认可臣服于自己,并许诺还封石勒为骠骑大将军,仍官居一品,双方互不相犯,如此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再说,久困京都孤城,石虎没有粮草供给,也支持不下来,自己也可把实力留下对付杀害刘俭的凶手一一一冉闵。

冉闵接受了石虎的任命之后,与徐长风及众将商议,如何应对当前局面。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建州孤城绝不能守,刘曜解决了京城问题必会回头对付建州驻军,应及早撤回济州或尧州。那里有宗震大将军留下的势力基础,可以长期坚守。

徐长风当即就提出,欲想安全撤回建州所有辎重物资和人马,必须与石虎的人马一起撤退,形成联动,互为依靠,防止刘曜的骑兵咬尾追杀。冉闵从其言,并让来使把自己的意思转述给石虎,让其行动之前知会一声,好一起行动,来使自去复命。

且说刘曜正围困京城,忽然军营中来了一名石虎的使者,向刘曜呈上了石虎的亲笔信。信中石虎并未说投降或臣服于刘曜,只是要求刘曜网开一面,放石虎的部队归去,石虎愿将京城献出,并回去规劝石勒,让其与刘曜言和。

刘曜把来信与众将传阅后,有人说不能放虎归山,应予以攻杀,以绝后患。有人则认为已经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地盘,如果再去拼杀石虎,己方也要损失大量人马,不合适,如果激怒了石勒,举全部兵力来攻,反而不美,刘曜采纳了第二种意见,答应了石虎。

第二天,石虎的部队从东门出城,有序撤离,先是五千骑兵在前开路并担任路边警戒,随后是步兵和辎重物资,其中隐藏着皇宫中司礼的乐器,也是皇权的一种象征,最后是近两万骑兵缓缓而行,殿后防攻击。就这种布署,刘曜的部队想要冲杀,得付出血的代价。

刘曜的大军依言未追击,待石虎部队全撤出后,刘曜进了京城,命人收殓了刘氏宗亲的尸骨,下令重修刘渊和刘聪的陵墓,再立太庙,一直忙得很晚刘曜才休息。

第二天,刘曜刚刚起床洗漱完毕,还未上朝,就有紧急军情来报,直达寝宫。刘曜拆信一看,原来建州二万多驻军在冉闵的率领下,已于昨天撤离建州,往东进发。

刘曜一看军情报告就大怒说:“急召呼延谟将军进宫!”刘曜知道冉闵是靳准手下得力大将,在平阳政变中是主要凶手,又在建州击败杀害了自己的长子刘俭,刘曜是不会接受冉闵投降的,他要把冉闵抓住后五马分尸,以此立威。之所以先前未发兵攻打建州,是怕吓跑了冉闵。建州西,南两个方向已尽归刘曜掌控,刘曜原来打算攻取京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