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劫的六波罗蜜的修学,把无量功德庄严的报身现出来。
这种情况“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我们看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山顶有一种光明,太阳是从下面往上照,先照高山。那么他摄受的根机是谁呢?摄受已经超越三界以外的大乘根熟菩萨。
这个时候,凡夫、二乘可以说是“不见不闻”。你看《华严经》,阿罗汉也在座,凡夫也在座,但是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有眼不见庐舍身,有耳不闻圆顿教”,完全没有得到受益。因为佛陀这个法宴是为那些已经准备好的人来宣说的,就是这个人已经没有障碍。
诸位!所以《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叫做凡夫的六度。因为我们修六度很痛苦的,我们有内在的烦恼业力来抗拒。就好像佛陀在《华严经》上说,凡夫修学,就像船要离开陆地,刚开始很辛苦,你要用力地划,因为地心引力会把你吸回来;等到你离开三界以后,你修行就没那么辛苦了,你拜佛也很轻松,修六度也是很自在。就是这个船已经怎么样?离开地心引力的范围。你只要做一件事:把风帆拉起来。这个船自然前进。所以,界外的菩萨修学六度那叫一帆风顺,他要修布施也很自在,修持戒也很自在。
所以《华严经》什么意思啊?这个“华”就是大乘的因地,以六度的妙花成就庄严无上的佛果;这个“严”就是果地的功德。所以古人说,不读《华严》不知佛之富贵。讲到十地菩萨的修学,他修布施那叫一个“一即一切”,他修布施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功德。它的十地菩萨,初地什么功德,二地什么功德……所以说读《华严经》是大开眼界。但是,跟我们一点都没有关系,我们只能够随喜赞叹。你读《华严经》,从头到尾只有四个字,那叫“随喜赞叹”,因为你都做不到。
但是,佛陀他也知道,他老人家来到人世间,时间很匆促,也只有四十九年,要做的事很多。所以,就像一个农夫,他有那么多田地,他肯定是把肥沃的田先种下去,因为这个肥沃的田他用力少、效果多。要是你是佛陀,你也一定是。这么多弟子,先把上根人给度了,肯定是这样子。佛陀度化众生,第一件事情,把那些已经初地以上的菩萨先摄受了,教他们怎么样增上,怎么从初地到二地、从二地到十地等等。那我们凡夫就在旁边随喜赞叹。
好,那跟我们凡夫有关的,就从后面的第二个开始了,就是渐教,就是渐初、渐中、渐后,也就是阿含、方等、般若。严格来说,阿含、方等、般若跟成就功德没有太大关系,只是破除障碍,这三个法门是破障。你要想成就功德,要么就修《华严》,要么就修《法华》。你要是圣人,就从《华严》进去直接修功德;而《法华经》,它必须要带有权法的修学,它要先破障,它把破障跟成就功德一起修。
乙二、阿含时
那么当然先修破障。我们看第一个破障,阿含时。
二、阿含时。示游鹿野,说四谛法。次照幽谷。但被界内钝根,令其转凡成圣。
好,我们解释“阿含”这两个字。阿含就是无比殊胜,超越一切世间有漏之法。
那么佛陀说阿含是什么情况呢?叫做“示游鹿野,说四谛法”。这个“示”是因为佛陀度完初地的法身菩萨以后,他必须要把他的报身收起来,现出丈六的比丘相,就是应化身。因为摄受凡夫,用那么大的报身他也没办法受用。说四谛、十二因缘,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就好像“次照幽谷”。太阳出来之前先照高山,照完以后,照到最低的幽谷,就是山下。他加被界内的钝根菩萨,就是我们这些烦恼又重、善根又浅薄的。干什么呢?做一件事——转凡成圣,了生脱死。所以,整部阿含经就讲两件事情:第一个,什么是我们的障碍;第二个,怎么解决这个障碍。就讲两件事。
佛陀把《华严经》这种理想化的、佛陀的功德报身收起来以后,开始面对我们凡夫的身口意。我们凡夫最大的问题叫做生死业障,这个业力太麻烦,弄得我们非常被动:一修行,欸,有病痛;修得很好,结果死掉了;死掉以后,业力就把你带到其他地方去了。这个业力不处理,你修行就永远没办法上路。所以,解决生死业障是第一个课题。咱们先不谈什么功德庄严,这个都太遥远了。所以,佛陀在阿含经强调业力的不可思议。
比方说,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他怎么死的?被外道乱棒打死。为什么?因为神通难抵业力!比方说,释迦牟尼佛的家族是怎么灭的?被琉璃王灭掉的。佛陀三次用神通阻碍,没用!为什么?业力不可思议。乃至于佛陀本身,贵为佛陀,都有金枪马麦的余报。
当然,佛陀的报身那是不得了,“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但是佛陀如果现出了因缘所生、感同众生法界的这个应化身,他也是有老病死的问题。一定说,过去生因为怎么样了,所以今天怎么样,也还是有这个余报。所以整个阿含经强调一个观念:“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业力不处理,你就是障碍重重。先强调这个观念,先把敌人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