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法器的认主(1 / 2)

看着比日的抄录经书的能力和毕摩绘画的能力越来越成熟,老毕摩也在心里决定了该教他用和传承自己的法器了,但是不知道法器能不能承认他。

毕摩的法器毕摩的法器主要有法冒(彝语称“毕摩尔布”,竹编缝以黑色薄毡)、神扇(彝族称“其克”,竹木编制,把柄贯中)、神铃(彝语称“毕具”,铜铸,有大小两种)、签筒(彝语称“吾土”,用木料做成,中空,底部有“叉”形而尖,上有盖,内装单数竹签)、神枝(彝语称“古”,多数用一种彝语名叫“以火”的树枝做成,主要用于布法陈)、法网(彝语称“黑阔”,主要用来装法具)等

这些法器如果不认主的话,是不能够发挥作用出来的,只有能够将他们说服,真正的和它们建立沟通,甚至做到与它们对话,才能够发挥出它们的实力。

一天,白发苍苍的老毕摩正耐心地教导着一个眼神中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小孩,学习如何使用一件世代相传的法器——一枚刻有古老符咒的神铃。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庭院中的青石板上,为这庄严的场合增添了几分神圣与温暖。

“比日,法器不仅仅是冰冷的器具,它们承载着先祖的智慧与力量,是连接人与自然、天地万物的桥梁。”老毕摩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轻轻抚摸着神铃的表面,仿佛在与之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小羽瞪大了眼睛,仔细聆听着,他的小手轻轻触碰着那枚神铃,感受着它表面凹凸不平的纹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与激动。

“这个神铃一响,能够驱赶出魑魅魍魉,驱赶人的恶魔,更能窥探天机,预知未来。”老毕摩边说边演示着如何开启神铃的灵力,只见他双手结印,口中默念咒语,随着最后一句咒语的落下,神铃突然响起一声的响声,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神铃上浮现出一条条条模糊的纹路,宛如穿越时空的窗口。接着老毕摩又演示了其他的法器,那画面深深的刻在比日的心里。

比日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法器的敬畏与向往。“父亲,我……我也能学会使用它吗?”他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惊扰了这份神圣。

老毕摩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鼓励:“当然可以,但记住,法器之力源于心,心正则法正。你必须先学会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定力与慈悲心,才能真正驾驭它。”

于是,从那天起,比日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修炼法器。老毕摩不仅教授他如何使用法器,更重要的是,引导他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理解世间万物的本质,以及如何修炼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老毕摩,看着比日一步步成长,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他知道,自己一生的使命,就是将这份古老的智慧与力量传承下去,让它在新的时代继续发光发热。而比日,正是他心中最理想的继承人,他将带着这份使命,继续前行,在毕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修为的精进,比日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独立使用法器——那枚名为“神铃”法器的重要时刻。那是一个风轻云淡的清晨,道观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比日站在自家庭院中央,手中紧握着神铃,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仿佛即将踏上一场未知的旅程。

当他按照父亲老毕摩所教,双手结印,口中默念咒语时,一股温暖而神秘的力量自他体内缓缓升起,沿着经络流淌至双手,最终汇聚于神铃之上。那一刻,比日仿佛与神铃之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他能感受到神铃内部蕴含的古老力量正在被唤醒,与自己的心灵产生共鸣。

随着咒语的最后一个音节落下,神铃突然发出清脆的声响,随着不断的注入,神铃不再是往常的平静与空白,而是开始浮现出一条条模糊的纹路。那些纹路,有的如同遥远的记忆,讲述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有的则像是未来的预兆,展示着即将发生的种种可能。比日的心随着纹路的变化而起伏,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敬畏。

“原来,这就是法器与我之间的联系……”比日在心中默默感叹。他发现自己能够透过纹路,窥探到世间万物的本质,无论是人的善恶,还是自然界的规律,都以一种直观而深刻的方式展现在他面前。这种感觉,既像是站在了世界的顶端,俯瞰着万物生灵,又像是融入了宇宙的怀抱,成为了万物的一部分。

然而,这份力量并非没有代价。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比日渐渐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空虚。他开始意识到,法器虽然强大,但真正驱动它的,却是使用者的心力与意志。每一次使用神铃,都是对自己精神与灵魂的深度挖掘,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迷失。

因此,比日在学习如何使用法器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与提升。他学会了如何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迷茫中保持清醒,让自己的心灵成为神铃最坚实的后盾。每一次使用法器,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常说的那句话:“法器之力源于心,心正则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