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突生变故(1 / 2)

尽管一直在叹息自己没钱,然而林尚舟目前也找不到什么更好的来钱方法,只能选择慢慢等待。

反正大罢工的时间还早,起码要再等一两个月才行,为了能让未来的罢工顺利进行,林尚舟也让林文华和霍文等人进入柏林的工厂工作以了解更多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了解,他们为林尚舟带来了一些好消息,柏林的工人对现状早已不满,但苦于无人领导而不知道该怎么做,并且他们对工会没有太大的好感。

这一点林尚舟能理解。

柏林的所谓的工人协会完全是资本家娱乐的场所,他们自然不会为工人着想。

斯特拉斯堡工会那边也传来了消息,经过他们和德国其他地方工会的接触了解,他们发现其他地方的工会内部充斥着大量的机会主义者。

了解到这个消息后林尚舟深感不安,如果一次大规模的罢工有他们参与的话,那最终的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就不好说了。

不过实际上罢工失败反而对社民党有利,工人的失败可以充分展现右翼政府的反动性,这样一来人们便会转投社民党或者民族自由党。

而且未来社民党执政后改变工人境遇也会使得工人阶级更加的支持社民党,尽管这次的失败会使得工人在明年社民党执政改变工人待遇前经历一段困难时期。

在他的构想中一次彻底的大规模罢工要再等一段时间,但现实的发展却超出了林尚舟的预料。

九月初,慕尼黑的几家工厂掀起了一场罢工,当这件事传到林尚舟耳朵里的时候德国其他地区的工厂也纷纷自发的响应罢工。

当林尚舟知道这件事后感到异常的惊讶与无可奈何,因为慕尼黑地区工人会罢工的原因非常简单“女人抗议都能获得胜利,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就是因为见到了女性的胜利所以才会萌生罢工的想法,而过去将近两个月时间的情绪积累再加上一次工厂老板的恶劣行径最终导致了他们选择罢工。

他们的出现打乱了林尚舟的计划,自由工人联合会和总工会都没有做好准备,他也没有把钱准备到位,可事已至此,埋怨是没有用的,一瞬间产生的大罢工让林尚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有了自由工人联合会和总工会的参与,本身只是地区性的罢工在九月三号和四号两天的时间里迅速发成了一场德国全国性的工人罢工。

德国政府面对这样激烈的情况做出了非常强硬的应对措施,警察和工人在街头对峙,不过好在双方都克制着没有产生暴力冲突。

在双方对峙了两天后,也就是九月七号,亚历珊德琳希望林尚舟能够作为政府和工人的调解员出面调解双方的矛盾,希望能够尽快平息这次罢工。

德皇会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塞西莉亚告诉她军方的态度发生了动摇,如果罢工持续下去的话军方将会出面镇压工人。

林尚舟不想见到流血事件出现,可他很清楚,这时候根本不可能有完美的处理方案,不管是政府找的军方还是军方自己决定下场,有一件事是无法改变的——军方迟早会下场。

中央党政府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他们肯定不会全部同意工人们的诉求。

工人那边不知道军方的想法,他们见到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大概率会坚持着把罢工进行下去。

双方必须要有一方妥协,就现实情况来看妥协的很明显会是工人。

如果他出面调解工人还是妥协了,那他个人的威望将会遭到打击,最终经过再三的思考,林尚舟决定听从亚历珊德琳的指示作为皇帝特派的调解员出面调解政府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同时为了让自己的个人威望不受到太大打击,林尚舟让塞西莉亚告诉军方皇帝希望他们有节制的行动。

军方得到了皇帝的命令后便开始了“有节制”的行动,只是出场代替警察与工人对峙,给予他们一定的压力。

在军队上场之后林尚舟才真正登场,最后政府只同意了减少过多工时这一个诉求,其他的都没有同意。

工人对此自然是不满的,但有军队在,继续罢工和命哪个更重要他们还是很清楚地,被迫停止了罢工,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至于林尚舟所担心的个人威望也没有像他想的那样被削减,在《前进报》的努力下他的威望反而得到了提升。

毕竟当时的情况谁都看得出来很难处理,而他依然为工人们谋取到了更少的工时。

经历了这件难以处理的事情,林尚舟也意识到自己过去对工人的事情太过于松懈了,如果能有一个统一的德国工会那这次罢工就绝对不会如此仓促。

吸取教训的林尚舟决定放开对总工会的限制,同时在社民党内部又开了一次会,第三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经过修改的《新·柏林宣言》并认可林尚舟党魁的地位。

这样的消息一经放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关注,谁也没想到皇帝的顾问居然会成为社民党党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