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诚可有意收徒?”
听到这话,陈谦笑了,看了眼一旁有些局促的关平,开口说道:“云长所言收徒,可是指坦之?”
“正是。”
既然话都说开了,关羽也不虚套,直言道。
“非我推辞,坦之虽年幼,武艺却不凡,兵法韬略方面,云长你教导他也是一样,我实在不知道能教他什么。”
这话真不是推脱之词,历史上关平就是关羽一手教导的,不管是为人还是武艺都是可圈可点,至于带兵如何,因为早早就随关羽一同战死麦城,并不为人所知。
想到日后关平的结局,陈谦不免有些遗憾,后世不少人都将关平赞誉为“季汉二代第一人”。可惜如此勐将,却无缘与诸葛亮一同北伐。
此时关羽开口道:“武艺方面,不敢劳烦子诚。只求子诚平日多多提点他一番也就是了。”
关羽这话已经很给陈谦面子了,别看关平年幼,真要打起来,十个陈谦也打不过他。
“既如此,关平,吾且问你,你想当什么样的人?”
关平被突然点名,有些措手不及,下意识的看向了关羽,关羽冷哼一声,道:“子诚问你,你答就是,看我作甚?”
关平忙对着陈谦一躬身,道:“平不才,愿效卫霍之事,冲锋陷阵,扬我大汉之威。”
陈谦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整汉一朝,九成以上的将门之后都以卫青,霍去病为偶像。
谁知,关平犹豫了一下,接着又开口道:“如今百姓多灾,多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之人。父亲曾言,陈侯乃大才之人,平…平想向陈侯求教济世安民之法。”
说完,就彷佛耗尽了勇气一般,低头不敢去看关羽的脸色。
陈谦愣了,虽说这是汉朝,文武不分家,但实际上文武双全之人还是很少的,这关平倒真不愧是关羽之子,豪情万丈,小孩子才做选择,文武我都要。
关羽也愣了,随即欣慰的点点头,不仅是欣慰自家儿子的雄心壮志,也是欣慰于他对底层百姓的怜悯之心。
自己当年不就是看不惯豪强欺压乡里,才怒而杀人的吗?如今看着自家儿子,关羽彷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恭喜云长后继有人呐,这样吧,明日我要去拜访诸葛玄叔父。后日,坦之便带着束脩来这里吧。”
关羽大喜,回头见关平还没反应过来,不由又气又笑道:“愣什么,还不快来拜见你的老师?”
虽然还没有正式行过拜师礼,但自己也算是当老师了,不过陈谦万没想到,自己的弟子,要么不来,要来一下就来一对。
“什么?让阿亮也拜我为师?”
次日,诸葛瑾家中,陈谦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不由脱口道。
诸葛玄有些诧异的问道:“也?莫非还有其他人欲拜子诚为师?”
没错,诸葛玄找陈谦商议的大事,就是要让诸葛亮也拜自己为师。
“哦,昨日关将军欲让其长子关平拜我为师,我已经答应了。”
诸葛玄眼前一亮,关羽是何人?刘备结拜二弟,徐州武将第一人。自家侄儿与他的儿子成为师兄弟,岂不美哉?
陈谦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后的诸葛亮,诸葛亮无辜的与他对视着。想起他昨天的话,陈谦都气笑了,好你个诸葛亮,未出茅庐第一计,先用在我身上了是吧?
“我与阿亮,颇为投缘,既然叔父吩咐,谦又怎敢推脱?子瑜兄,明日让阿亮带着束脩来找我便是。”
前半句是对诸葛玄说的,后半句则是对诸葛瑾说的。
想了想,陈谦索性对着诸葛亮道:“甘罗十二拜相,被世人奉为美谈。你虽年幼,却不会比甘罗差,今日我赐你一表字,便唤作孔明,如何?”
诸葛亮连忙跪地道:“谢老师赐字。”
就这么着,陈谦多了两个弟子,想想后世千古传诵的智慧化身叫着自己老师,陈谦就有一种不真实感。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次日,关平与诸葛亮将十根肉干递给自己时才慢慢消散。
从孔子时期开始,弟子拜师时就会带上拜师礼,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束脩,通常是肉干。至于后世人熟知的芹菜桂圆等六礼,那是宋代才开始的。
同样的,弟子给了老师束脩,老师也要给弟子回礼书简等物,大多数都是一本论语,不过陈谦特意为两位弟子准备了不同的东西。
“坦之,这本《孙子兵法》便赠与你了,望你多加研读,早日成为一代名将。”
“弟子多谢老师,定不负老师厚望。”
“孔明,为师书房中的书籍你大多读过,今日便不送你书了。这柄羽扇你且拿好。”
诸葛亮看了看老师桌上精美的折扇,又感受了一下门外刺骨的寒风,沉默了一会儿,接过羽扇,拱手道:“谢老师。”
拜师第一天,我好像被老师针对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