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人前显圣(1 / 2)

她决定再次向瓦剌送去大量的金银珠宝,希望能以此打动对方的心,让他们乖乖将朱祁镇放归,并主动放弃紫禁城,率领朝廷南迁。

然而,正当这个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即将正式下达之时,一个坚定而洪亮的声音骤然响起:“此举万万不可!”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于谦挺身而出,昂首挺胸地立于朝堂中央。

于谦面色凝重,目光如炬,直视着孙太后,大声疾呼道:“瓦剌人向来野心勃勃,贪得无厌。如果我们此刻轻易服软,他们不但不会放回皇上,反而会变本加厉,提出更多无理要求。

如此一来,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将会越来越大,直至无法承受。而且,京师乃是我国根本所在,一旦迁都南方,势必动摇民心士气,届时大势去矣!

难道南宋偏安一隅的惨痛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今日谁敢再提南迁之事,我定当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这番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原本喧闹的朝堂顿时鸦雀无声。

然而,主和派的徐有贞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跳了出来,指着于谦怒喝道:“于谦,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我们这般主张皆是为了保住国本。

只要皇太后、皇子等人安然无恙,大明便还有存续下去的希望,也才有机会营救回圣上!”说罢,他转头看向其他大臣,试图寻求支持。

“好啦,别再吵嚷不休了!今日咱们只针对此事展开讨论,任何人若有见解尽可畅所欲言!但谁也不许动辄喊打喊杀,都给本宫好生说话!”孙太后立于高台之上,怒目圆睁,声色俱厉地呵斥着众人。

此时,只见站于下方首位的朱祁钰面色凝重,拱手向孙太后行礼后,郑重其事地说道:“母后,儿臣认为徐大人所言甚是有理。

只要我们能够坚守住京城,山东与江苏两地的兵力便会迅速集结前来护卫京师。

倘若我们选择南迁,则长江以北之地必将沦为瓦剌的势力范围,届时,生活在长江以北的万千百姓将会遭受苦难啊!”他的话语掷地有声,透露出一股坚定与果敢。

而躲藏在一侧角落里的朱元璋,此刻正悄然观察着殿内众人的一举一动。当听到朱祁钰这番言辞时,不禁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心中暗自思忖道:“嗯,此子便是朱祁钰么?当真不错,颇有我老朱家的铮铮铁骨之气!”说着,还满意地伸手轻抚了几下自己下巴处的胡须。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文官却突然跨步而出,对着朱祁钰高声反驳道:“王爷,您这话可说错了呀!

若是仅仅为了那些平民百姓,就执意要死守京城抵御瓦剌大军,一旦城破,皇室恐将不复存在,那才是真正失去了国家的根本所在!

所以眼下若不尽快南迁,恐怕我大明王朝就要面临灭顶之灾啦!”其声音尖锐刺耳,在偌大的宫殿之中回荡开来。

“本宫觉得有道理!”孙太后微微仰起头,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轻声说道,显然对这位文官所提出的想法表示了认可。

然而,就在孙太后话音刚刚落下的那一刹那,一道怒不可遏的吼声骤然响起:“有道理你大爷!”这声怒吼如同惊雷一般,震得整个宫殿似乎都颤抖了起来。众人皆是一惊,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朱元璋那高大威猛的身影瞬间出现在众人眼前,他满脸怒气,双目圆睁,身后紧跟着朱棣、朱瞻基,以及蓝玉、朱高煦和朱高燧等人。这些人的出现让原本安静的场面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竟忘记了反应。待回过神来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将脑袋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当看清来人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原来站在那里的竟然是开国之君洪武大帝朱元璋,以及永乐大帝朱棣和宣德皇帝朱瞻基!

现场那些许多曾经历过洪熙、宣德两朝的老臣,当他们看到朱棣和朱瞻基时,一个个瞪大了双眼,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见。接着,这些老臣们像是条件反射般,双腿一软,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朱元璋却丝毫没有理会那些跪地之人,他只是冷冷地盯着呆愣在原地的孙太后,鼻腔里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然后,他迈开大步,径直走下台阶,朝着于谦所在之处走去。

走到于谦跟前,朱元璋弯下腰,伸出双手,轻轻地将跪在地上的于谦扶了起来。他抬起手,轻轻拍了拍于谦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先生,苦了你了,都是我朱家那些不肖子孙对不起你啊!”说罢,眼中流露出一丝愧疚之色。

“太祖、太宗、还有先皇陛下……您三位怎会突然出现在此处?”于谦瞪大双眼,满脸惊愕地望着眼前这三道身影,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只见他嘴唇微张,嗫嚅着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只吐出几个含糊不清的字来。

“唉……”朱元璋重重地叹息一声,缓缓开口道:“还不是因为这些个不肖子孙太过无能,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