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外三十里,有一个名为太和的小镇子。
这一日小镇忽然热闹起来,足足有上千外地人涌入小镇,在这些人后边,还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绵延不绝的队伍。
这些人正是因为部落寇边,烦不胜烦,打算南下定居的边民。
不过他们以前是边民,现在则是难民。
他们家境都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说非常糟糕,正是因为这一点,在老家没啥可以留恋的,这才南下。
此时在太和镇的一棵大树下,一家五口人正缩在一起。
这是一对中年男女带着三个孩子。
这个中年男子叫萧盛,早些年家里的情况还不错,在边地有几亩地,加上他会木匠活,因此家里情况相比普通的家庭要好的多。
那时候他老父老母都还在世。
不过就在今年,草原部落寇边,村子所有人都躲进了山里。
就在他暗暗庆幸躲过一劫的时候,他父母竟然双双摔跤。
老人家最忌讳的就是摔跤,他父母便由此身体迅速恶化,老父亲挺了两天,老母亲挺了三天便先后离开了。
短短几天同时失去了双亲,这件事对萧盛打击非常大。
此时很多人都不想过这样的日子,村子里出现一股南下潮
。
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过这样的生活,于是便卖了田地,带着妻儿南下。
边地的地根本不值钱,加上此时众人的抛售潮,因此仅仅卖了两千钱而已。
考虑到以后用钱的地方多。
萧盛一家便过得非常拮据,此时萧盛从包裹里拿出了四个馒头,妻子和三个小孩一个人一个,他自己却没有动。
“你怎么不吃呢?”
萧盛摇摇头,强笑道:“没事,我不饿。”
话语刚落,他的肚子便咕咕叫了起来。
“阿爹,你肚子叫了。”
萧盛尴尬一笑,随后起身,“我去求点热水。”
他们之前在路上早就装好了水,不过现在妻儿正在吃午饭,他觉得喝一点热水更好,吃冷馒头,还喝冷水,说不定会拉肚子。
不过当他萧盛来到了小镇的一家茶馆前,发现茶馆已经关门了。
不仅仅是他,还有很多人都留着这样的心思。
接着萧盛发现小镇的其他所有店铺,包括酒楼,布庄,春楼都关门了。
这些本地人显然非常惧怕他们这些外人,害怕他们会闹事。
很多难民都骂起来,还有人想要动手。
萧盛没有掺和其中,他理解这些商户的想法。
毕竟这么多人
,一个人一口热水,也够这些商户忙活的,而且万一有心怀叵测的人闹事,那就更加麻烦了。
指不定一辈子的积蓄都搭进去了。
此时远方一阵马蹄声响起,只见一队士兵骑着高头大马奔来。
“你们的事,大都督已经知晓,莫要闹事,到时候自然会安排你们的生活。”
“若是谁要闹事,莫怪我等的大刀。”
这一队骑兵大概两百人左右,人不多,但是难民们都见过唐军追着草原部民打的画面,他们非常了解大唐骑兵的战斗力,他们这么一群人看着多,但根本不够人家塞牙缝。
就在此时,又有人大喊,“快去镇口,那边有一位大善人给热水,给馒头。”
话音一落,难民们立即赶了过去。
萧盛也迅速跟了过去。
不久后,他就赶到了太和镇前往晋阳方向的镇子大门口,这里有一片空地,果然有人给热水,给馒头。
“一人一个馒头,万万不可多取,后面还有很多兄弟姐妹。”
“我们东家来自相州,相州是一个好地方,若是诸位愿意去相州,我们东家将一路给馒头热水,到了相州,还将安排工作,保证诸位兄弟姐妹不会挨饿受冻。”
一个管家
模样的人大声叫喊。
萧盛根本没有听到这个管家的话,直到他领到了热水,还有一个馒头。
这个时候他才稍稍分出一些心神,听到了这个管家的话,他微微一顿,茫然的看着管家。
去相州吗?
不去晋阳吗?
再过三十里就到晋阳了,他们还要长途跋涉吗?
不过这个大善人如果真的这么有心,有一个依靠也不错。
萧盛随后往回赶,他打算带着妻儿再过来领取馒头热水。
半个时辰后,萧盛他们回到了之前的大树下,一家人都有热水和馒头。
看着孩子们脸上露出笑容,萧盛感觉心暖暖的。
“五哥,你在这里呢?村长找你。”
有一名汉子走了过来,跟萧盛说家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