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土豆(1 / 2)

唐朝大丈夫 雨时江南 1099 字 2个月前

仪式结束,圣上并未赶回去。

而是选择在明峰寺多呆几天,清静一下。

别人不理解,只说是圣上心系天下,愿为天下人静修。

也就只有杨凡心里明白。

“没日没夜的面对那些王公大臣啊,谁能扛得住?人嘛,总是要歇息的。”

杨凡搂着妙仪的小腰悠哉悠哉的在四处闲逛。

不觉间,竟然走到了大雄宝殿外。

那熟悉的老和尚正在外面的院中念经。

烈日之下,虽说已过秋末,可酷日终究是酷日,曝晒还是让人难受。

他挑了挑眉头,嘟囔道:“疯了嘛,这不是。”

“施主,老衲这是在为镇守边疆的将士们诵经。”

老和尚像是听到了杨凡的心声,忽然转头看向他。

哎呦卧槽。

读心术!?

杨凡走到老和尚身前:“我现在在想什么?”

“施主在想为什么老衲能猜到施主的心里话。”

“对,说说看!”

“每个见到老衲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

杨凡一时无语,盯着老和尚扁嘴。

这算是什么劳什子回答。

百无聊赖之下,杨凡看了眼前方的小湖,拉着妙仪一同坐下。

见状,老和尚笑道:“施主也要诵经吗?”

“我拒绝,诵经有用的话,那些将士也不会

马革裹尸,有这点儿闲工夫,我宁愿回去歇着。”

杨凡懒洋洋的回了一句,眼底却流露出一股向往。

大唐男儿哪个不是向往沙场的肃杀,边疆的热血。

只可惜,生在这个家中就已经决定了他没有去边疆的机会。

见老和尚一脸淡然,杨凡忽然有了聊下去的欲望:“老秃子,你觉得佛有用吗?”

老和尚笑而不语。

“为什么?”

“只有一个念字。”

老和尚微微一笑:“施主说的一直都对,天下人都是佛,为何要拜佛,不是拜佛,而是拜的自己。”

杨凡抿嘴笑了笑,不在言语。

他以为这是个老犟驴,没想到思想这么开放。

伴着老和尚的话音落下,周围的一切陷入静谧。

妙仪一向不懂这些事情,坐在一旁呆呆的看着远处发愣。

忽然,老和尚侧了下头,盯着妙仪笑了下。

“不是不近女色吗?”

杨凡挑眉盯着他。

老和尚轻笑道:“施主若是允许,老衲有几招教给这位女菩萨。”

“我不!”

妙仪果断拒绝。

随即,她一脸疑惑的侧头看杨凡:“少爷,他想干什么?”

“应该是要传授你什么功法之类的。”

“不需……好。”

妙仪当即便要拒绝,可话说了

一半,她忽然瞧见老和尚手中握着一块小小的玉牌,她怔了怔,话锋一转便起身。

老和尚也不多说,转身走向大雄宝殿。

在殿里教武功?

这老和尚不是要疯了吧。

杨凡心中吐槽两句,却没有叫住妙仪。

……

“边疆的事情,还请下三思啊!”

大雄宝殿另一边,一行人缓缓往前行进。

为首者正是当朝天子。

在他身后跟着的就是长孙无忌、李承乾及李泰等人。

在场的,李承乾贵为太子,身后却无人跟随,就连长孙无忌也站在李泰的身旁。

一行人缓缓往前,长孙无忌依然在轻声劝导着。

一年前李靖将军大胜归来,说来时普天同庆的好事。

可这也变相的使得边疆出现了更多的流寇。

兵马分散出击就意味着粮草的消耗更多。

眼望着流民越来越多,边疆催的更急。

李二面沉似水,金口不开。

天下刚刚太平不久,劳民伤财的事情是真的不能再继续下去。

年前刚刚减轻赋税,现在再加重,这自然会激起民变,到时候得不偿失。

就算是有几大家族带头捐粮,那又能如何?

百姓的手中拿不出粮草来。

“以大家族带领小家族,以往按照季度征粮,现在改成按照

年征粮,聊解燃眉之急。”

李泰皱了皱眉,轻声嘟囔一句。

话音刚落,李二停下脚步,投以责怪的目光。

这算是什么破办法?

今年如此,那明年呢?

难道要百姓提亲准备下一年的征粮,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