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送你到尼姑庵当和尚(1 / 2)

锦衣长歌 刘可乐 1200 字 1个月前

常歌道:“刚才谢都司说的好啊,跟藩王叛乱的局面相比,皇家丢一点颜面又算得了什么?马公公,燕王愿意睡在大街上,就让他睡吧。你们赶紧给他弄床暖和的被子。本来就害着疯病,别再冻出风寒来。另外,找侍女来野合的事儿就算了吧。我怕我义妹,哦不,王妃吃醋。”

马三保拱手:“是,奴婢听东莱伯的。”

常歌对张昺等人说:“咱们也回去吧,就别在这儿看殿下出丑了。咱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千头万绪,得回去好好商议商议。”

常歌对马三保存着戒心,没有明言他们这伙人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削藩宁王。

众人转头往布政使衙门方向走。北平副都司张信回头看了一眼朱棣。张信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同情和惋惜。

张信,凤阳人。他的父亲是跟洪武帝起事的老砥柱之一。只不过张父能力有限,未得重用。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朝廷之给了他一个永宁卫指挥佥事的世袭职位。张父死后,张信袭职。因功累升至指挥使。

张父虽不是公侯,却是太祖的凤阳老乡。张信属于根红苗正的将二代。太祖在位时,对他颇为信任。太祖殡天前,让他来到北平担任卫所军指挥使。目的是看住燕王朱棣。

太祖曾告诉过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北平的张信是一个值得信任的

人。虽不能独当一面,却可以做一员良将。”

太祖不知道,在张信戍守北平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事。

一股两千多人的北元骑兵袭扰北平附近。张信情报有误,以为对方只有三百人。对付区区三百人,何须动用大军?张信只带了八百骑兵便出了北平迎击。被七倍于己的北元骑兵包围。

张信力战不支,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十几个弟兄。他都准备抹脖子殉国了。只听得一阵喊杀声,朱棣率两千援军赶到了!

朱棣作为藩王,毫不畏死,身先士卒。率军击退了北元骑兵,救了张信的命。

从那时起,张信对朱棣是又敬佩,又感激。他敬佩燕王勇武。感激燕王的救命之恩。

建文帝登基后,还记得皇祖父的教诲。他告诉兵部尚书齐泰,张信是先皇留在北平的一枚棋子。齐泰推荐将领到北平接手兵权时,便捎带上了张信。推荐其担任北平副都司,与谢贵共管都司衙门,节制北平一代卫所军。

这个人事任命,为日后那场旷日持久的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朱棣一连在大街上睡了七八天。他宛如一只嗜睡的老猫。一天十二个时辰,要睡上十个时辰。说老猫都是好听的,说他像头猪更妥帖。睡醒了,他便狂饮狂食。于记烤鸭店的烤鸭子,他一顿能吃五个。

猛吃加上傻睡,他的身体自然出

了问题。高热不退外带腹泻。没办法,马三保派人用二人舆把他抬回了王府。

说来也怪,朱棣的病来的快去的也快。没两天身体就痊愈了。只是脑子还是不灵光,时时发疯。

这日,徐妙云正陪丈夫在后花园散步。燕王府的后花园是一处偌大的园林。南北六里,东西五里。

朱棣不知道抽什么风,忽然大喊道:“这么大一块地,用来种花花草草岂不可惜!马三保,去,买一千只鸭子,一千只鸡,放养在后花园里。以后我想吃烤鸭子烤鸡,直接到后花园来捉了拔毛就地烤!”

徐妙云抹着眼泪:“殿下,王府庄严重地,怎么能当成农家菜园子,放养鸡鸭呢?”

朱棣怒道:“我是王爷还是你是王爷!再多嘴,老子休了你,把你送到尼姑庵当和尚!”

徐妙云闻言哭声更甚:“嘤嘤嘤,殿下啊,尼姑庵里只有尼姑,哪里有什么和尚。”

朱棣暴怒:“老子还没说把你送到青楼里当窑姐儿呢!”

徐妙云在随从的下人们面前丢了颜面,掩面痛哭而去。

朱棣瞪了一眼马三保:“还不去办!一千只鸭子,一千只鸡,少一只我拿你是问!”

马三保无奈,只得领命,出了王府去买鸡鸭。

这一幕闹剧被远处侍立的孙百里尽收眼底。孙百里这段时日一直贴身跟在朱棣身边,名为保护

,实为监视。

当日晌午头,孙百里来到了布政使衙门。

常歌正在跟张昺、谢贵、张信等人看着宁王藩地的地图。

孙百里道:“伯爷,属下有事禀报。”

常歌抬头:“哦?燕王府那边出事了?”

孙百里将朱棣痛骂徐妙云,又让马三保采购鸡鸭养在后院的事告诉了常歌。

常歌叹道:“天下人皆知,燕王跟王妃恩爱异常,成婚二十多年依旧如胶似漆。用如此恶言侮辱王妃,看来燕王是真的疯了。”

孙百里请示:“后花园养鸡鸭的事,您看?”

常歌道:“养就养吧。只要他养的不是兵,别说养鸡鸭了,就是挖个大粪坑养蛆,咱们也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