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棺材敲响的登闻鼓。这是以死邀清名。”
洪武帝道:“带着棺材敲的登闻鼓,竟有
这事。胡惟庸,你认为朕该如何处置郑士利?”
胡惟庸道:“臣认为应该将其处斩。”
洪武帝转头问常歌:“常歌,你认为呢?”
常歌的回答颇为圆滑:“圣上,郑士利是想在史书上留下比干一样的好名声啊!”
洪武帝冷笑一声:“呵,他要是成了比干,朕岂不是成了商纣王?朕不做那样的蠢事,将他流放到江浦服苦役吧!”
洪武帝给郑士利上书事件盖棺定论:只是一个一心想在史书上留名的读书人一时冲动做出的错事罢了。他没有后台也没有指使者。
常歌心中长舒一口气:郑士利的命算是保住了。
洪武帝又叹了声:“可惜了!这人写得一手好文章,如果不是犯了罪,下科金榜定然能够题名。”
胡惟庸劝洪武帝道:“此人心术不正,不值得圣上惋惜。”
洪武帝却话锋一转:“对了,朕看你刚刚报上来的处斩名单里,怎么有两个布政使呢?空印案要追查,可也不能一网打尽。知府、县令还是要处斩。牵扯到的知府以上官员就降职留用吧!”
郑士利的劝谏信虽然被洪武帝口头否定,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起码保住了一群知府以上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