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缘由(1 / 2)

有那么一瞬间,张颌的内心,甚至都生出派遣士兵,半路劫杀许攸的想法。

杀了许攸,一了百了。

杀了许攸,便没了后顾之忧。

不过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张颌便压下了想法。一旦许攸死在半路,恐怕又会传出消息,说他张颌派遣了士兵杀许攸。

消息传回袁绍的案桌上,他更是吃不了兜着走。

张颌见许攸离开,从头到尾,都没有和张绣说话。

事已至此,只等一战。

城外的张绣见状,知道在杀颜良、放许攸的情况下,张颌不可能再出手。

他要攻城,那就是强攻。

可这不符合张绣的打算,他不再驻守,立刻下令撤回,在怀县城外驻扎下来。

张绣的举动,却是让田丰和张颌松了口气。

一方面,张绣给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另一方面,张绣撤军,而不是急躁的攻城,意味着张绣会安排人走密道入城,他们就有了将计就计的机会。

张绣的大军,撤出三里外,在一处空旷地方驻扎。

军队扎营。

一切安排妥当后,张绣回了中军大帐休息。

脚步声响起,却是司马懿大步进入。

司马懿身着白色长袍,外罩一件大氅,恭敬向张绣揖了一礼,正色道:“主公,刚得到消息,许攸一路疾驰,远离了怀县。估摸着,许攸也担心被劫杀。其实卑职不理解,已经坐实了张颌见死不救的事情,为什么不半路劫杀许攸。彻底,坐实张颌杀人的事情。”

张绣搁下手中的书籍,问道:“仲

达,你认为一个活着的许攸,和一个死去的许攸,哪一种的好处更大。”

司马懿道:“我认为死去的许攸,价值更大。”

“理由呢?”张绣问道。

司马懿眼神认真,缓缓道:“一个死去的司马懿,能让张颌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尤其文丑亲眼见证了张颌、田丰不救援颜良,对两人记恨在心。”

“文丑能证明,张颌不救许攸。所以在许攸离去后被杀,张颌是有动机的。”

“袁绍出身世家,是大族子弟,相当的自负。他尤为器重颜良和许攸,在两人都死亡的情况下,袁绍是极可能处置张颌的。”

司马懿道:“杀一个许攸,扳倒张颌,何乐不为呢?”

张绣笑了笑,说道:“可你不能百分之百笃定,袁绍一定会处置张颌。”

司马懿道:“概率却很大。”

顿了顿,司马懿道:“主公不劫杀许攸,又是什么原因呢?”

张绣道:“我所谋,有三人。”

司马懿道:“哪三人?”

张绣回答道:“前两者很简单,就是张颌和田丰。”

“你想要杀许攸栽赃张颌和田丰,实际上,即使袁绍怀疑,也不可能真的处死张颌和田丰,顶多是闲置两人。”

“不论是田丰,亦或是张颌,都是袁绍倚重的人。”

“活着的许攸,回到袁绍的麾下,他一向自私,且心胸狭窄,他会源源不断的针对田丰和张颌,会加剧袁绍的内耗。”

张绣沉声道:“一个源源不断制造内耗,使得袁绍内部不稳的人,

为什么不留下呢?最重要的是,许攸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他贪婪自私,有足够的缺点。”

“这样的人在袁绍麾下,起不到辅助袁绍的作用,相反会掣肘袁绍。”

“我谋划的第三人,便是袁绍。”

“袁绍看似有决断,实际上缺乏主见,好谋无断,刚愎自用。”

“他麾下的人才极多。”

“不论是田丰,亦或是沮授,还是郭图、审配,甚至逢纪、许攸,都是一时的俊杰人才。这些人中,许攸是最贪婪的一个。”

“许攸最贪婪,和众人就有冲突。”

张绣正色道:“因为他和众人有冲突,甚至他极度的厌恶田丰,一旦这些人提出合适的意见,田丰就会拼死反驳。”

“加上沮授、审配等人各抒己见,因为意见多,袁绍反而难以有决断。其实袁绍人才越多,他越难以决断。留下许攸,也是为了更好的影响袁绍。”

张绣侃侃而谈,把内心所想,都仔细阐述清楚。

司马懿眉头上扬。

他心中更是惊讶,因为司他所图为张颌和田丰,可没有想到,张绣已经着眼于对付袁绍。

对袁绍,司马懿有所了解。

不过了解有限。

张绣言之凿凿,司马懿也相信,因为张绣不是信口雌黄的人。

张绣没有必要骗他。

尤其是司马懿归顺张绣后,已经接触到了越来越多张绣的部下。司马懿知道张绣麾下的谋士,大多数是张绣主动挖掘出来的。

虽说许多人年轻,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