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襄樊军事压力陡增,朝廷必须做好用兵的准备,也必须采购大量粮食作为军粮储备起来,直接造成了市面上粮食的短缺。襄樊的孟珙,也乘机在粮食主产区的两湖地区大量采购军粮,一下子抽空了临安粮食供应的“蓄水池”。
另一方面,南宋国内通往临安的陆路、水路运输的运力,很大程度都掌握在盐帮手里,而盐帮是以柴安风惟命是从的。柴安风只说了句话,盐帮的运输便停滞下来,外地的粮食运送不进来,自然就造成了临安的粮食问题。
最后,由于今年是丰年,各地报上来的数据来看,远不到可以动用太仓、常平仓等粮库进行赈灾的程度。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开仓赈灾——按照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旧制——必须由皇帝下旨才行。而皇帝那边已被之前的党争搞得筋疲力尽,批阅奏章的时候稍微迟缓几天,就让临安城内的粮荒愈演愈烈了。
于这种程度的粮荒,柴安风倒是并不担心。
他崇义公府里本来就有应急用的粮仓,粮仓里除了米面之外,还有咸鱼、熏肉、腌菜之类的高档货,就算开几天的宴会都不在话下,足够养活府里内外这区区四五百人了。
况且,这场饥荒的始作俑者,就是柴安风自己了,他心里清楚:这场粮荒,同今年年初金国那场饥荒不同,不过是运输流通关节的一时堵塞而已,根本不用特意赈济,用不了多少时间,随着临安内外交通的恢复,这场饥荒也就消弭于无形了。
可公府外边的人,却不知其中缘故,就连史弥远这样久掌机枢的辅相,也未能将参透全部玄机,渐渐对将崇义公府斩草除根这件事情失去了信心。
而这种懈怠情绪蔓延开来,直接导致的,就是在崇义公府外的包围圈越来越松懈了。
乘着这个乱乎劲,柴安风倒是又办成了一件大事——结婚!
如今崇义公府里没事可做,而郑婷儿、孟银屏、苏南雁三个女子却齐聚一堂,正是一个完婚的大好时机。
而且大婚的事情也不用扭扭捏捏,排个什么先来后到的,干脆柴安风和郑婷儿、孟银屏、苏南雁三个女子的婚事放在一起一同办了。这样,三个女子都在一夜之间成了柴安风的夫人,也别去分谁是妻子、谁是小妾,没有矛盾反而闹矛盾
出来。
于是由姐姐柴念云主导,让人取出库存在公府里的红绸彩缎,将整座公府打扮得花团锦簇一般,不用遮遮掩掩的,就是要摆出崇义公府的气度来,来他一个大操大办,将这桩喜事办得轰轰烈烈。
柴念云这样做,原本不过是想让别人知道,崇义公府现在虽然被朝廷围住了,可府里的老少爷们自在着呢,根本就不把朝廷的围困当一回事。
而耶律楚材则更进一步,要将柴安风的这桩婚事办得尽人皆知。于是在得到了柴安风的点头首肯之后,耶律楚材便广发请帖,上到朝廷勋贵、下到崇义号的普通工人、包括朝廷百官和商业伙伴,全都邀请他们来崇义公府吃喝观礼。
现代人收到请帖,都戏称其为“红色罚款单”,意思是收到了请帖不是去分享主人的喜悦的,而是去“缴纳”份子钱的。而柴安风的请帖可远非“罚款单”那么简单,简直就是一道“催命符”!
要知道,现在这时节,柴安风和史老相公闹得不可开交,正是这一老一少两位政治巨头正在角力搏杀的关键时刻,现在谁过去横插一手,那就是嫌自己命长,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坐山观虎斗害怕老虎咬伤了自己,谁敢没事去给两头猛虎劝架?
而这时候送过来的“请帖”就成了送到这些人面前的一张难度极高的考卷——去吧,相当于告诉了史弥远:我是柴安风这条线上的人,您老要是拿柴安风没办法,可以先用我开刀;不去吧,那就是不给柴安风面子了,万一这位柴爵爷得了势,弄不好回过手来就会追究这件不给自己面子的事情了……
这道难题足足困扰了众人两天,直到两天之后,难题似乎有了答案。
原来是从宫里传来了消息,说是为了崇义公柴安风的婚事,太后和皇帝都送了贵重的贺礼。杨太后送的是三对玉璧,皇帝送的则是三颗两尺多高的红珊瑚。
宋朝立国这么多年,皇亲国戚繁衍了不知多少,更遑论是异姓勋贵了。这么多牛毛似的勋贵,皇室怎么顾及得过来,娶个亲、嫁个人什么的,也就送一道比水还淡、比屁还薄的恭贺旨意过去也就罢了,只有官家至亲才特有一番赏赐,赏的也就是几匹绸缎、几令宣纸之类的东西罢了——而且还是“崇义号”出产的。
可柴安风的婚礼,官家一下子拿出了“玉璧
”、“珊瑚”这样的“硬通货”,而且还不是一样,而是一模一样地给了三份,意思是柴安风三个妻子一人一样,概不偏私。这样的面子,可算是大到天上去了,甚至让人搞不明白——到底是柴家在求赵家,还是赵家在巴结柴家……
见皇室官家也这般看重柴家,收到请帖的官员富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