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刘琰战斗之陈光反击(1 / 2)

刘琰没有想到这次事情会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

本来他只是想要借助自己的名望,带领着诸多名士士子直接逼宫,请出曹髦的人或者曹髦的尸体。

他已经你确认了曹髦的尸体是有着外伤的,只要确定了这件事情,那么司马昭也就算是完了。

自古君王都是十分危险的职业,不知道多少君王死的不明不白,这一点是事实,但是有一点也同样是事实。

那就是君王可以死,但是必须是不流血之死,君王流血,对所有人都不好。

自古有规矩,君王驾崩,不管其好或者不好,那都是要被诸多朝臣最后一次朝拜,让后送其入葬,这是对君王也是对皇权最后的尊重。

仵作不入宫,双眼不视圣,这也是规矩,就是君王驾崩,不许让仵作进宫。

所以君王是病逝,暴毙,毒杀,甚至是一抹白绫都是可以的,因为众多朝臣就算是看到些许不妥之处他们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说。

不知全貌,不予置评,这是他们的品格地底线。

但是如果这君王身上有着明晃晃的一个伤口,甚至还在流着血有着血污,这若是再说,他们不知道陛下是不是有什么意外死的。

那就是睁着眼说瞎话了,当年赵高有过一个说法,叫做指鹿为马。

但凡和这个词儿沾上边的大臣,有哪个能够逃得过贰臣传的,他们这群人可不是傻子,只要自己不做谋反大罪的话,那么就算不得忤逆,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至少家族不会收到波及。

无论是汉室还是大魏,亦或者是现在的司马家。

他们都不会对自己身后的家族动手,但是一旦发生了这种指鹿为马,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事情,那些史官毫不犹豫的就会写上一句,奸佞之辈。

他们家族所有先辈的努力,都白瞎了。

这是要命的

事情,这真的是要命的事情。

弑君之事的后果如何,可不仅仅是一个遗臭万年那么简单,当初董卓为何被群起而攻之,并不是因为他做的多么的过分,也不是因为他做的多么淫乱。

他完全就是因为行了废立之事。

当初在他废立之前,他清理党锢之祸,重用党人士人,重用清流名士,重用贤臣良将。

虽然他麾下的羌胡匈奴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在某些方面,他也是一个贤相。

只不过他行了废立之事,紧跟着他就变成了众叛亲离的局面,尤其是当他命令李儒毒杀弘农王之后。

虽然董卓是为了让曹孟德等人那点扯淡的想法破灭,但是他也彻底的将自己给毁了。

逼得他不得不先行迁都之事再说。

在这里科普一下,当年诸侯讨董的顺序并不是曹操发檄文,袁绍加入,袁家破灭,孙坚战董卓,最后斩杀华雄,逼迫董卓迁都这个顺序。

真正的顺序是。初平元年正月。

张扬、曹操、卫兹几人都在地方招兵买马,试图对抗董卓执政。

紧跟着东郡太守桥瑁甚至伪造三公文书散发到各地州郡官衙,陈述董卓罪恶,呼吁各地起兵反董,恢复刘辩的帝位。

初平元年正月十二,董卓使弘农王郎中令李儒毒杀刘辩,以断绝桥瑁等联军的意图。

檄文虽然是曹操打出来的,但是真正的檄文是老桥干出来的。

之后广陵郡功曹臧洪说服太守张超,联合其兄陈留太守张邈一同举兵,兖州刺史刘岱亦加入,在酸枣举兵。

在之后袁绍带人加入,彻底形成了架势。

紧接着的二月,董卓就已经提迁都长安的计划,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因为反对而被免职,并且董卓因为私怨斩杀了名臣周毖、伍琼。

二月废掉盖勋和皇甫嵩的兵权,在三月的时候

,初步迁都就已经完成了。

二月十七,东汉朝廷迁往长安,三月初五,刘协入长安未央宫。

而这个时候董卓选择了留在洛阳,说是要对抗关东联军,其实是将大汉冢给刨了。

三月十八,传闻是董卓传令长安,屠杀了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导致长安袁家灭族。

再之后才是徐荣差点屠了曹操,董卓险些灭了王匡,徐荣反手镇压了孙坚,李傕没事儿干去了颍川一趟弄死了豫州刺史孔伷。

最后因为董卓调回来了徐荣,导致了战局糜烂,让孙坚成就了无上威名。

所以说,当初董卓选择加紧迁都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了,他行了弑君之事,这还只是没有证据的“传闻”,还只是一个连“先帝”都不算的弘农王。

就是这么一个举动,就让他好不容易弄出来的局面毁于一旦,同时洛阳步步危机,他只能彻底的离开洛阳转入长安之中。

这就是弑君的后果,同时也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史官可不是大清酋长的那位纪弄臣,这个年代的史官是很有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