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思战【四】(2 / 3)

烽·烟 白石头 2512 字 1个月前

重其外甥、黔军总司令王文华及手下将领袁祖铭、张云汉、何应钦、谷正伦等人,以及部分耆老会与宪政派的部分有用之人,组成军事建制,从而彻底的将贵州的军权以及政、权实际的且完整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耆老会的众人,在

思想上颇为老旧,趋于保守,主张“黔人治黔”和“保境安民”,抵制民国其它势力及思想染指贵州,奉行地方保护主义。此前,何麟书在铜仁被困时,孙文先生曾派代表二人前往调解。两代表调解未果,赴贵阳途中,在凯里炉山被害,而至于到底是什么将这两位不辞辛劳,前来调解的要、员弃尸荒野却不得而知,成了所谓的“无头公案”。

何麟书从此即背上“瓜田李下”之嫌。民国政、府基于贵州“耆老会”所持政治态度,主观臆断贵州“旧派”有害两代表之动机。当然了,这是不准确的,但是基于一些早已存在的的事实,所以他们这样看待老旧派的问题,也无不可。

而“旧派”之人虽百口难辩,但贵州边远省份,民国政、府权力难至,而起又兼当时全国局势动、荡,国内烽烟四起,所以对于贵州之老旧派仅只口伐而已。

唐继尧的做法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存在政、治意义的,但是他所使用的方法却是不恰当的,而且这样的血腥政、权实际上也是无法长远的,但是怎么说那,唐继尧的做法虽然不当,但是却也有着一定的意义与必要性。总之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而且决不能简简单单那的因为一些事情来确定一个人的功过是非。

唐继尧对贵州的屠杀还未结束,因为自、治、党的主要领导、人尚未“伏法”,所以这个时候,唐继尧毅然决然的决定,务必将赵德全等人,尽数找出,而后从以他口中所谓的“严法”。

赵德全字纯臣。襄阳人。二十岁入清军鄂军,充排长。1904年调贵州新军,任队官。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与彭景祥等秘密串连兵士,相机发难,被推为新军临时代表。11月3日,陆军学堂学生首先起义,推杨荩诚为都督,他为副都督,领兵入贵阳城。不久,杨率师北伐,他代都督。1912年2月2日,立宪党人发动政、变,举赵德全任都督。

也就是说,现在自、治、党实际意义上的,是赵德全,而除了赵德全以外,实际上,自、治、党、的主要人士还有钟昌祚、许阁书、李永泰等人。

这样的言辞,这样的文章,可以说,已不再是单单针对唐继尧亦或是蔡锷两个人的了,实际上这可以理解为是对于滇军对于滇内军民的一种侮辱,或许假如要是许阁书没有这样写,在文章的用词上更为委婉一些,没有如此激烈的话,或许蔡锷在那个时候,就可能下令将唐继尧的部队调回云南,毕竟,许阁书说的没错,虽然对于唐继尧的行为,蔡锷并没有公开的表示支持,可是谁都知道,要是没有得到蔡锷的默许,他唐继尧又怎么可能带着这么多的部队,离开云南那?

要真是能够随意的就带走这么多的部队的话,那岂不是

反了吗?还有就是如果不是蔡锷默许的话,唐继尧就真的瞒着他带走了这么多不对的话,那么不要说蔡锷发现之后会如何,就是把手边境的部队,也绝不会任由唐继尧将部队带出云南。

至于李永泰,此人没有什么名号,但是确实对自、治、党忠诚异常,而且他本人对于唐继尧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非常的厌恶,所

南京督军府内,冯国璋看着刚刚送来的战报,不由得感觉到了头痛,现在护的进军趋势,实在是凛然感到头痛,虽然这么多天以来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兵趋势,可是毕竟护一直占有上峰,这对于北洋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段祺瑞上一次也亲自赶赴京城,与袁世凯会晤,可是收效甚微……而且冯国璋还听说,袁世凯竟然还有调兵前往川、湘加大对护镇、压的趋势,看着地图上日益退却的北洋军,冯国璋的心里真是不知道应该焦急还是应当苦笑了,曹锟是个干将不错,而且护的根基本就不稳但是谁能想到,到现在居然会闹成如此的局势?

冯国璋有心与曹锟通电,希望能够从他的嘴里得到一些确切的消息,但是奈何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比较尴尬,这样的事情如果传出去,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最终只好作罢。其实冯国璋这样的尴尬位置也是他自己造成的,如果当时他能够确切的表明自己的立场的话,或许袁世凯早就收手了,但是谁想到,这或许就是他的一念之仁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吧。

“我明白你的意思,华甫,这些话你我就不必说了,你好好的修养你的身体,就看着我是如何将蔡锷那个狼羔子打回到云南去的吧。”

“慰亭,保重。”

想起自己之前与袁世凯的通电,冯国璋的心理不由得感慨万千,那话仿佛还在耳边儿一样,可是现在几乎已经算是物是人非了,袁世凯情况他不清楚,但是想来他不会比自己活得舒坦吧,洪宪帝国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这,奈何,那些所谓的“君子”们,还不知道大难即将临头。

“慰亭,其实我给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