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祭旗(1 / 2)

“打仗?”

“对,就是御驾亲征。唐太宗李世民,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他们并不是喜欢打仗,而是不得不战,从而树立了他们在军中的地位,从而成就了千古一帝。”

赵构非常敬佩的举起酒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辛兄,我敬你一杯。”

两人说完话后,都一饮而尽。

赵构感慨万千,南宋并不是没有好臣子,文有朱胜飞,吕颐浩,陈安道和辛弃疾,武有岳飞,韩世忠和吴玠。

南宋并非没有收复河山的机会,如果文臣和武将皆给与他们最大的发挥空间,甚至灭掉女真族都不是不可能。

赵构感觉今天晚上和辛弃疾的谈话,堪比诸葛亮与刘备分析天下大事的《隆中对》。

辛弃疾今晚的酒有点喝多了,手拿筷子敲击碗唱起词来。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

这首词是辛弃疾自己写的菩萨蛮,比喻自己百折不挠的爱国壮志,但是看到都城开封被金军所占,自己只能望山兴叹。他想要恢复帝业,但是想到困难重重,感到无限忧愁。

赵构让杨沂中把喝醉酒的辛弃疾送回苏杭书院,然后才回了宫,边走边想,辛弃疾此人是可堪大用的,我可不能让你闲着。

三天后,赵构头戴青铜头盔,身披甲胄,一身戎装,来到校军场。

今天,赵构要御驾亲征建康。

这几天,他也想了很多,或者做一个流芳百世的明君,或者做一名残害忠良的昏君。

又想想辛弃疾的建议“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又一想,古代御驾亲征的皇帝又有哪个死在了战场上,所以,危险的指数还是很低的。

再说,岳飞是谁?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自己再不利用这个机会,多沾沾岳飞的光,也太有点对不住自己这个穿越过来的躯体了。

总之吧,赵构做了很多自己的思想工作,又进行了很多否定之否定的计划,今天,终于站在了岳飞的校军场上。

赵构带了杨沂中和十二名御前侍卫,还有总管军事调动的张浚。

另外,陈安道留守临安负责粮草和军械等后勤总供给。

岳飞给赵构行君臣之礼后,给他搬来了一把椅子。

九时,是找人算过的一个日子,是出征的吉日。

虽然,赵构并不信算卦什么的,但是,宋代人是相信的。

因为,在吉日出征,可以增强士兵们必胜的信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在一个好的日子里做事,心情总是愉悦的。

九时到,艳阳高照,士兵们雄赳赳,气昂昂在校军场列好了队。

赵构看了一眼,都是二十多岁,三十上下的精壮汉子,正是只要填饱了肚子,谁都不服的年龄。

赵构暗赞一声“好”。

岳飞头戴紫金盔,身披锁子甲,外罩大红英雄敞,真是百步的威风,千层的杀气。

“官家,请您训示!”

“好!”

赵构站起来,走到校军场的高台上:“众将士,为了我们家的安康,更为了我大宋千千万万个家庭安康,朕今天御驾亲征,不灭金贼誓不还!”

“吾皇万岁!不灭金贼誓不还。”

“吾皇万岁!不灭金贼誓不还。”

声音在校军场上空回荡,士兵们士气高昂。

赵构看了看众将士,看来自己御驾亲征是正确的,如果自己这一趟能够增强将士们抗金的信心,能够收复河山,能够扬眉吐气,那自己也算没有白穿越这一回。

赵构训示完以后,退到后边。

岳飞站在高台之上,慷慨激昂

“众将士,如今金贼南犯,欺压我大宋子民。我等身为大宋将士,当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今日出发,随陛下亲征,唯有胜利。誓要驱逐鞑虏,还我河山!”

“驱逐鞑虏,还我河山!”

“驱逐鞑虏,还我河山!”

在一声声口号中,赵构的也是心潮澎湃。

岳飞用双手往下压了一压,全场声音逐渐安静下来。

“祭旗!”

赵构一听祭旗,少年的心性,顿时变得兴奋起来,因为赵构今年也只有二十二岁。

古代军队出征,祭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并不是简单的迷信行为,它承载着军队首领和士兵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胜利信念的强化。

赵构以前,也只是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祭旗。

全场瞬间肃静下来,只有战鼓在一声声的敲着,全场士兵的心都绷着,因为最振奋人心的时刻正在上演。

祭旗看似血腥,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