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质多王朝沦陷(1 / 3)

除了朱罗国外,华军其他几条战线上的推进同样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在朱罗国国都被攻破后的第三天,周瑜与张饶带着黄海舰队海军陆战队和东部军区陆军犹如一条不可阻挡的洪流,抵达了质多王朝的国都——拘萨罗邑之下。

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城市,此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国王迦叶波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他原本寄希望于周边那些国家,能够看在唇亡齿寒的关系上派出援兵,共同抵御华军的侵袭。

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告诉他,那些国家自己也正被华军的凌厉攻势所困,自顾不暇,根本无力他顾。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想亡国的迦叶波不得不亲率数万精锐正规军,以及仓促之间从奴隶、贫民中征召的十余万仆从军,企图以人数上的优势,来抵挡华军那锐不可当的锋芒,守住国都。

然而,这十多万农奴仆从军,大多是被迫征召,心中并无战意,加之训练不足,纪律松散,面对华军那严整有序的军容军纪,未战先怯,士气低落,仿佛一群待宰的羔羊。

华军大部队抵达拘萨罗邑城下的那一刻,天空似乎都为之一黯。

周瑜身披银甲,手持长剑,立于华军阵前,宛如一尊战神。他的身后,是旌旗招展、兵马整齐的华军数万雄师,阳光下甲胄闪烁、刀光剑影,气势恢宏。

质多王朝虽然比朱罗国强盛许多,人口多达三四百万,国力强盛,拘萨罗邑的城墙也更为坚固高耸,但此刻,面对华军的强大军容,却也显得岌岌可危。

城头上,迦叶波的身影在臣子与将士的簇拥下,显得格外孤独而凝重。他深知,这一战,关乎质多王朝的存亡,关乎他的命运。

周瑜深吸一口气,那沉稳而洪亮的声音,通过特制的喇叭,穿越了战场的喧嚣,直抵城头:“迦叶波,我乃华朝海军总司令周瑜!今日,我率华军至此,并非为了征战,而是为了和平而来。古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华夏乃天朝上国,文明璀璨,物产丰饶,质多王朝与我华朝,本应共赏天地之美,共享太平之福。我奉华朝皇帝陛下之命,特此前来,望你能够审时度势,速速开城投降,以免因一时之误,导致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周瑜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挚与智慧,继续道:“你应该深知,战争之苦,不仅仅是战场的厮杀与流血,更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无数生灵的哀嚎。华朝皇帝陛下仁心宅厚,不愿刀兵相见,特命我前来,以和为贵,共谋发展。若质多王朝愿意主动归附,我华朝愿与质多共享资源,使两国百姓安居乐业,世代友好。你迦叶波,仍可担任质多一地的行政长官,你的子女可送往华朝接受高等教育,世代享受高官厚禄,优渥生活。”

说到这里,周瑜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期待与诚恳:“请你三思,是继续这无谓的抵抗,让拘萨罗邑成为一片血海,还是开启和平之门,让两国人民共享繁荣与安宁?华朝的大门,永远为和平敞开。我们渴望的是,与质多并肩携手,共创辉煌的未来,而非在这冰冷的战场上,以刀剑相见。”

言罢,周瑜缓缓举起手中那柄锋利的长剑,剑尖轻点地面,这一举动,既是对迦叶波的尊重,也是对和平的诚意。全军随之静默,只待迦叶波的回应。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历史的转折,就悬于这一线之间。

迦叶波身披耀眼的金甲,立于高耸的城头之上,他的目光如同燃烧的火焰,穿透晨雾,扫视着城下那军威鼎盛、气势如虹的华军。他的心中,尽管承载着沉甸甸的忧虑,但那份属于王者的尊严与骄傲,却让他挺直了脊梁,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意志。

根据那些从海港城市侥幸逃回国都的部下所带回的报告,华军拥有着令人震惊的武器——射程远超想象、爆炸威力足以撼动城墙的大炮,以及那些比传统弓箭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即便是坚固的铠甲也难以抵挡的步枪。

这些消息,如同沉重的石块,压在迦叶波的心头,让他对于能否守住这座承载着质多王朝荣耀与希望的国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

然而,他是国王,是这片土地上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不能,也不允许自己表露出丝毫的软弱与退缩。因为,一旦他选择屈服,那么他所拥有的一切——那高高在上的特权、那世代相传的荣耀、那无数子民的信仰与期待,都将化为乌有。

所以,他必须战斗,必须激励起这些与他并肩作战的将士们,让他们为了质多的未来,为了他们共同的尊严,英勇作战,誓死守卫这片土地。

迦叶波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宛如远处传来的雷鸣,又似山谷中回荡的风声,字字句句都敲击在每一个质多将士的心上。

“勇士们,我的子民们,你们听到了吗?那是敌人的劝降之声,他们想用那华丽的言辞,编织出一张张温柔的网,企图夺走我们的尊严,夺走我们的土地,夺走我们质多王朝世代相传的荣耀与辉煌!”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