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刚蒙蒙亮,苏晴一家人就早早地起床了。柳氏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早饭。粥香弥漫在屋子里,热气腾腾的馒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开心地吃着早饭。苏晴看着面前乖巧的小宝,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期待。吃过早饭,苏晴和杜浩然一人扯着小宝的一只小手,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地朝书院走去。
那温馨的画面,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引得正朝苏晴家赶来的李坦羡慕不已。他远远地望着这一家三口,心底泛起一阵别样的情绪。他想起自己早逝的母亲,小时候那些温暖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可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找寻。他娘在他们兄妹七八岁时染病去世,是她娘带过来的刘婶子,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兄妹二人带大。这些年,虽然日子过得不算艰难,但那份缺失的母爱始终是他心中的遗憾。这几年也有不少媒婆给李富贵说媒,都被李富贵拒绝了,他总是担心一双儿女会受了委屈。
李坦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紧跟在苏晴三人身后,他的目光始终落在前方那温馨的背影上。待苏晴三人进入书院门口的从善书局时,李坦终于赶上了三人。他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朝着苏晴他们微微点头示意。苏晴也礼貌地回以微笑,杜浩然则一心关注着书院的环境,并未过多留意。
此时的从善书局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书卷气息。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木质的书架上,映照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李坦随意地打量着周围,目光在一本本陈列的书籍上并未做过多停留。他的心思似乎并不在这些书上,而是时不时地看向苏晴。
苏晴则是东瞅瞅西看看,眼中满是对这个陌生环境的好奇。她的目光在书架上快速扫过,发现里面卖的基本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典籍,庄重而严肃。仅有少数几本话本子夹杂其中,可翻开一看,无外乎都是些老套的书生和小姐的爱情故事,情节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苏晴不禁在心中暗想:“如果能把后世那些情节跌宕起伏、脑洞大开的小说搬几本过来,那肯定能引起轰动,卖得超级火爆。什么穿越、玄幻、仙侠之类的题材,绝对能让这里的人大开眼界,说不定还会掀起一股阅读的新风潮呢。要是真能如此,不仅能让更多人享受到精彩的故事,自己也能从中获利,改善家里的生活。”
站在一旁的李坦看到苏晴这副模样,心中暗自好笑。他心想:“这苏姐姐还真是个有趣的女子,看她那灵动的眼神,似乎在打着什么新奇的主意。”
从善书局里,杜浩然神色专注,为小宝仔细地挑选学习用品。他先来到摆放毛笔的区域,修长的手指轻轻拈起一支毛笔,仔细审视着笔毛的浓密与柔韧程度。接着,他移步至宣纸的陈列处,拿起一沓宣纸,迎着光线,眯起眼睛观察纸张的厚薄与细腻度,还轻轻用手指摩挲,感受其光滑的质感,眼神专注而认真。
杜浩然又来到砚台的展示区,仔细比较着每一方砚台的材质、工艺和造型。他轻轻拿起一方砚台,用手指感受着砚台的光滑度,又将砚台凑近耳边,轻轻敲击,倾听其声音,以此判断砚台的质地。他还不时地将砚台翻转过来,查看底部的落款和印章,以确定其出处和品质。
在挑选学习用品的过程中,杜浩然的心里一直想着给小宝取个好名字。他一边比较着文具,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各种寓意美好的字词。他希望这个名字能够承载着对小宝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能让小宝在求学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最终,经过一番精挑细选,杜浩然为小宝确定了上学必需的笔墨纸砚,还选了一方质地精良、造型雅致的砚台,让书局掌柜包好,脸上这才露出满意的神情。
杜浩然转过头看着苏晴和小宝,眼中满是慈爱,说道:“我想给小宝取个学名,就叫杜子健,希望他能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男子汉。”苏晴微微一愣,随即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名字好,还是相公想得周到。”
这一番采购下来,一共花了将近十五两银子。看到这个数目,苏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感叹:“难怪古代识字的人少,这些学习用品实在是太贵了啊!寻常人家辛辛苦苦一年,风里来雨里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才赚到两银子。这点钱连买一套像样的笔墨纸砚都不够,更别说一年还要交那沉甸甸的十两银子的束修了。”
苏晴赶忙从怀中掏出银子,付完账后,她看着怀里余下的三十多两银子,眉头微皱,暗暗思忖:“这点银子看着不少,可日常开销样样都要花钱,应该支撑不了多久,看来得抓紧时间赚钱了。”
买好学习用品,苏晴一家三口,后面跟着李坦一起朝青藤书院走去。刚走到书院门口,就听到儿童朗朗的读书声传来,那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蓬勃朝气。
众人走进书院,只见一位面容和蔼、身着长衫的夫子正坐在书桌前。杜浩然上前恭敬地作揖,说明来意。并双手奉上包装精美的砚台,夫子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小宝身上,开始询问起来。
“孩子,你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