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是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和南方处于分裂对峙的一段历史时期。具体信息如下:
1 历史背景:
- 民族内迁:东汉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到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逐渐成为晋朝管辖下的编户,但他们常受官僚欺压,心中不满,时有举兵之事。
- 八王之乱影响:西晋皇族诸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爆发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这场内乱使晋廷失去在地方的影响力,给了少数民族可乘之机。
2 时间跨度: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后称前赵),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的时间被称为东晋十六国时期。
3 东晋方面:
- 建立:317年,西晋灭亡后,镇守建康(今南京)的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
- 政治格局: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其中,琅琊王氏的王导地位很高,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后来又有颍川庾氏的庾亮、谯国桓氏的桓温、陈郡谢氏的谢安等权臣相继掌权。
- 重要事件:东晋时期发生了多次北伐,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383年,东晋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于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4 十六国方面:
- 主要政权:“十六国”史称源出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即“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二赵(前赵、后赵),并成(成汉)、夏”,这16个政权是当时北方较为主要的割据政权。此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魏、丁灵翟氏建立的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等政权。
- 政权更迭频繁:十六国时期,各政权之间相互争战,兴衰更替频繁,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其中,前秦曾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但时间很短。成汉是最早建立的政权之一,由巴氐族李特、李雄父子所建。前秦则是由氐族苻健建立,苻坚在位时曾盛极一时,但在淝水之战后迅速瓦解。
东晋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但这一时期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南北朝对峙以及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