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约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他是西汉末年外戚权臣、改革家,新朝开国皇帝。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1 崛起过程:
- 出身显赫但早年孤贫:王莽出生于西汉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氏家族在元帝、成帝时期极为显赫,先后共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但王莽父亲王曼、兄长王永早死,未曾封侯。不过,王莽自幼勤奋好学,拜沛郡人陈参为师,学习《礼记》,对外结交贤士,对内孝敬长辈,声名远播。
- 步入仕途并平步青云: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王莽的大伯父大将军王凤病重,他悉心照料,王凤临终前将王莽托付给王政君和成帝,王莽遂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他被封新都侯,又升为骑都尉兼光禄大夫加侍中。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大司马王根因病请求辞官,王莽在38岁时出任大司马一职。
- 韬光养晦后重掌大权:汉哀帝继位后,外戚傅太后、丁太后家族得势,王莽被迫辞官回到封地。在封地期间,他次子王获杀死一个婢女,王莽便令其自杀,此事为他赢得了好名声。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因出现日食,贤良周护、宋崇等人上奏颂扬王莽,皇帝于是召王莽回朝。汉哀帝去世后,王莽扶立汉平帝,逐渐培植势力、笼络人心、收揽权力。
2 代汉建新:
- 元始五年(公元5年),汉平帝死,王莽拥立刘婴为皇太子,号称“孺子”,自称“假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利用“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的假“符瑞”,废皇太子孺子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年号为“始建国”,都城长安改为常安。
3 托古改制:
- 经济方面:
- 实行王田私属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改称为“私属”,皆不得买卖。规定一户人家中男丁少于八人而田地超过九百亩的,需将多出来的田地分给邻里乡党,让没有田地的人获得田地。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但因触动了官僚贵族的利益,诏令实施不彻底,地皇四年(公元23年)宣布废除。
- 推行五均赊贷法和六筦:五均司市师设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等城市,五均官负责掌控市场物价以及赊贷。六筦是国家对盐铁、山泽税和五均赊贷的垄断。然而,这一措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因赊贷逾期不还处罚过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 频繁进行币制改革:居摄二年(公元7年)改铸货币,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除错刀、契刀及五铢钱,改为金、银、龟、贝、钱、布等“宝货”,天凤元年(公元14年)又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币制改革频繁且混乱,带有掠夺剥削的色彩,给经济带来了严重混乱。
- 政治方面:
- 列土分封但不授国邑: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和天凤四年(公元17年)进行两次列土分封,建立了两千多个大小不等的封邑,但以“图簿未定”为借口,不向诸侯授予国邑,使诸侯生活困窘,新莽政权失去了公卿贵族的支持。
- 官制改革混乱:参照《周礼》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制进行改革,废除王号,恢复公侯伯子男五爵;在中央设置四辅、四将等官职,地方上令郡太守为大尹、县令长为宰,并频繁更改地名。官制改革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冗官现象频发,贪官污吏盛行,也给民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 民族方面:
-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将“匈奴单于玺”改为“新匈奴单于章”,将匈奴单于的名称改为“降奴服于”,引起匈奴的不满,导致北方地区局势动荡。
- 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征调高句丽军队攻打匈奴,后又令部将严尤攻打高句丽,引发了民族矛盾。
4 最终结局:王莽的改制措施不仅没有解决社会问题,反而引发了政治混乱、经济崩溃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起义不断。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在出逃途中被起义军杀死。新朝存在仅15年便灭亡。
王莽在历史上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他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后,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的社会改革者。不过,无论如何评价,王莽及其新朝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